章士钊
- 踏莎行 晓阴
- 菩萨蛮
- 水龙吟 王半塘逝世三十六周年,集席上作示朱琴可
- 减字木兰花 冉园汤泉
- 采桑子 咏月
- 蝶恋花 嘲尹默
- 望江南 南山即事
- 临江仙 从旅馆至冉园示理鸣
- 玉漏迟 简旭初
- 虞美人
- 玉楼春 和尹默
- 疏影 芭蕉
- 卜算子 七月十七日晨赴九龙坡机场,以桂林大火,机不能到,怅然而返
- 临江仙 拟始电约蒋诉心见迓桂林机场,是日无机,未去
- 临江仙·简叔章
- 西江月 桂林初晓
- 念奴娇 邱毅吾约饮甲山村宅
- 高阳台 咏小金凤,示欧阳予倩
- 忆秦娥
- 永遇乐 桂林与郭松年话旧游览
- 摸鱼儿 候夷午自衡阳来会
- 汉宫春 游西林公园,即广西大学所在地
- 齐天乐 篷窗听雨,用高观国韵
- 念奴娇 咏桂林山
- 如梦令
- 西江月 简于右任
- 西江月·闺情
- 西江月慢 用吕渭老韵
- 浣溪沙 视诉心
- 木兰花慢 为俞逸芬题寒云日记
- 卜算子
- 水龙吟 阳叔葆求题尊人悔庵词钞,先经遐庵点定,赋此归之
- 浣溪沙 为万少石题李芸甫秉绶百福齐眉图
- 念奴娇 独秀峰怀古
- 六丑 示桂林诸友
- 祝英台近 得月笙书作,用稼轩韵
- 临江仙 与琴可谈词理作
- 东风齐着力 赠龙伯纯
- 摸鱼儿 酬琴可检送清百家词见贻之作,用稼轩韵
- 西江月 追忆邵次公
- 水龙吟 过蒋翊武就义处
- 齐天乐 蒋家园庭
- 永遇乐 钱慕霖宗泽逝后翌年,诉心请谱一词念之
- 永遇乐·北大同学招饮市楼,用稼轩韵
- 西江月 闰五更词,与琴可同作,徐悲鸿云广西民间旧有此词
- 望湘人 与琴可同作,用方回韵
- 鹧鸪天 桂林避警
- 齐天乐 重至甲山村,毅吾索赠言,爰为赋此
- 尉迟杯 酬林半觉见赠广西石墨,中有蔡京党人碑
- 法曲献仙音 庭有白花,不知其名,即叶即花,花出叶杪,苞不尽展,形如仰钟,早起赋之
- 玉楼春 八月四日藏春园避寇,园为蕙风故宅,今为吕镜秋所有
- 阮郎归 避警归作
- 湘江静 咏旭初女弟子沈祖棻,并简尹默
- 眼儿媚 蒋家两小姐度曲
- 惜红衣
- 玉楼春 旧历闰六月十三傍晚作
- 玉楼春
- 多丽 酬琴可为校词稿见贻之作,次韵
- 苏武慢 八月六日清晨即事
- 浣溪沙 张向华再索书
- 鹊桥仙 琴可看荷花遇警几殆,有词,和一首
- 鹊桥仙·桂林遇鲁若衡,谈湘事有感,赋此
- 朝中措 若衡谈园艺甚精到,为赋此
- 花犯 送松年返武宣
- 浣溪沙 八月七日美芳来
- 念奴娇 黄达云杰约宴李家村军分校,校址为蔡松坡入粤西治兵所选地
- 高阳台 秋燕
- 蝶恋花 用美成韵
- 临江仙
- 归朝欢 桂林寄刘禺生汪旭初
- 蝶恋花 寄刘豢龙
- 长亭怨慢 寄履川
- 夜合花 寄尹默重庆静石湾
- 两同心 题吕方子诗集,兼示琴可
- 送入我门来 示侄东岩东浩
- 满江红 八月十三张向华席上作
- 高阳台 桂林怀遐庵
- 武陵春 夷午李默庵来致意,赋此
- 浣溪沙 重经蒋翊武殉难处,过邱毅吾昌渭甲山村宅作
- 念奴娇 坐看诸山,颇涉遐思,拈此自解。
- 潇湘逢故人慢 寄覃理鸣
- 忆旧游 寄侯疑始
- 玉楼春 雨阶怀尹默
- 忆旧游 和琴可莲萎词,次韵
- 三姝媚 和琴可题临桂女词人张芩旧藏西厢记。
- 迷仙引 吕方子从南岳携诗来,喜拈此解。
- 满江红 简方叔章
- 水调歌头 与人论诗作
- 台城路 送钧任由桂林之柳州
- 城头月
- 凤池吟 和方子论词
- 西子妆 彊村语业有酬先外舅吴北山先生本调一阕,回环讽诵,怅然有作,敢于追和,聊寄所怀。
- 天香 庭前珠兰盛开,庸奴扑摘取利,花叶乱飞,凄然赋此。
- 鹧鸪天 其一
- 鹧鸪天 其二
- 后庭宴
- 喝火令
- 摸鱼儿 和人作,同琴可
- 绕佛阁 和琴可霜夕
- 齐天乐 阳朔中秋
- 高阳台 阳朔宋明轩故宅
- 翠楼吟 咏梅树
- 鹧鸪天 赴兰州飞机中
- 临江仙 旧历十月十六夜宿静宁看月
- 踏莎行 赠石凤翔,兼简友渔
- 鹧鸪天
- 浣溪沙 李芝亭营西京平报五年,索词
- 踏莎行 景梅九出示旧词,有瞒愁介向梦寻欢,醒来却被愁知道之句。依调和一阕
- 玉楼春 登慈恩寺塔
- 玉楼春·在骊山汤泉作
- 玉楼春·登骊山,由高处观新题记
- 玉楼春·西京与月笙同寓竞武宅,竞五约自兰州来会
- 前题
- 鹧鸪天 得萧娴兰州书,为其夫婿江达言事
- 踏莎行 游华清池,见五代风流子石刻,书词均佳
- 玉楼春 寄慕少堂兰州
- 玉楼春·寄高一涵兰州
- 浣溪沙 赠张佛千,佛千伴余游览数日
- 减字木兰花 长安道中雁字
- 玉楼春 过灞桥
- 鹧鸪天 游八仙庵
- 蝶恋花 客居无俚,汪松年送旧词数帙至,喜拈此解
- 玉楼春 与缵之清华志华游开元寺
- 蝶恋花 为歌者作
- 临江仙 在长安酒肆作
- 踏莎行 赠刘定五,兼怀李印泉
- 玉楼春 兰州与同人登五泉山,十日复由西安寄包少拯
- 陌上花 题景梅九红楼梦签证
- 玉楼春 调缵之
- 玉楼春·题张伯驹从碧词
- 偷声木兰花 调清华
- 鹧鸪天 汪松年刊布李宜晴词五阕于西京日报,拈此纪之,并柬旭初
- 鹧鸪天 渝机改兰州道赴宝鸡,濒行以机损闻,候人不至
- 玉楼春 其一 戏赠管北
- 玉楼春 其二 戏赠管北
- 感皇恩
- 鹧鸪天 饮稠酒处张佛千云曾陪刘禺老流连甚久,因写此词寄禺生渝州
- 鹧鸪天 题潘素吴墨井雪山图摹本,素张伯驹室
- 千年调 汪松年为西京日报年刊索词
- 月中行 旭初词卷在余处,余行时为冯若飞借去。旭初展转询是事,拈此报之
- 八声甘州 吕方子自桂林寄其乡人新刊匏园诗集来,展卷多感,为拈此,兼示朱琴可。
- 鹧鸪天 嘲美芳
- 鹧鸪天·长安月
- 鹧鸪天·上海学院诸生招宴
- 踏莎行
- 玉楼春 易均室著艺海扬尘小识,灵蕤夫人以精楷书之,为拈此解题于卷端
- 玉楼春·赠张伯英
- 唐多令 为郭昌锦题渑池会盟台
- 踏莎美人·灞桥柳
- 蝶恋花 答均室约在汉中见面
- 踏莎行 周啸潮以诗来,喜拈此解壮之
- 月中行 张佛千病,以词起之
- 风蝶令 过张季鸾墓
- 风蝶令·赠李之逸
- 鹧鸪天·稚珊精藏清代书画,粗阅一过
- 鹧鸪天·寿刘镜屏六十
- 鹧鸪天·赠赵次骅,兼忆伯先
- 鹧鸪天·两湖会馆题
- 步蟾宫
- 鹧鸪天 贻志莘
- 小阑干 其一 国历除夕
- 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
- 鹧鸪天·与松年谈旧事,追怀徐又铮
- 玉楼春 题张君俊建都西安说后
- 踏莎行 易均室在城固发见湖南诗人
- 鹧鸪天 游荐福寺
- 鹧鸪天·赠吴敬之
- 鹧鸪天·刘公畏以诗来,自署西楚老兵。因拈此解酬之
- 玉楼春 酬刘季膏
- 鹧鸪天 旅夜感事
- 鹧鸪天 泸县满街燃灯唱戏,仲虎谓是庆祝土地生日,他县所无,词以纪之。
- 踏莎行 抚琴渡口
- 贺新郎 其一 记鲁迅旧事
- 贺新郎 其二 记鲁迅旧事
- 贺新郎·北京大学
- 西江月 其一 戊申元日
- 西江月 其二 戊申元日
- 小重山 八十初度作
- 西江月 续前二阕戊申之日
- 蝶恋花 其一 依调和辛稼轩戊申元日作。南宋戊申为孝宗淳熙十五年元日立春,而吾今年立春在人日
- 蝶恋花 其二 依调和辛稼轩戊申元日作。南宋戊申为孝宗淳熙十五年元日立春,而吾今年立春在人日
幼年时期
1881年,章士钊生于湖南善化县。其父章锦曾在乡里为里正,后业中医。章士钊幼读私塾,非常勤奋。
13岁时在长沙买到一部《柳宗元文集》,从此攻读柳文。
16岁在亲戚家为童子师。
1901年离家赴武昌,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在此结识黄兴。后执教于朱启钤家私塾。
1902年3月,入南京陆师学堂学军事。次年进上海爱国学社。5月,任上海《苏报》主笔,由于该报连续登载章太炎等人的反清文章。7月被查封。8月他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又创办《国民日报》,建立大陆图书译印局。同年冬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从事反清活动。
1903年4月,拒俄运动发生,上海各学校学生罢课,章士钊不顾学堂总办俞明震劝阻,率陆师同学三十余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军事民教育会,任军理教习。不久被聘为上海《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革命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四兄弟中,章太炎、张继、邹容均有鼓动革命的书籍。于是章士钊将日本人宫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将孙之别名“中山樵”与姓氏连在一起。于是1903年9月用黄中黄的笔名刊行,国内由此书而知重孙中山。1903年7月初,清政府查封了《苏报》,并先后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七人。章士钊因得主办此案的江苏候补道、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徇情,未予追究,侥幸得脱。于8月7日又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创办了《国民日报》,并继续激烈地鼓吹革命。1903年11月,他与黄兴由上海赴长沙,酝酿华兴会的筹建工作。
1904年2月,与杨守仁等在上海建立爱国协会,任副会长。杨守仁为会长。1904年8月,华兴会决定当年11月6日在长沙举行起义。章在上海余庆里密设机关,暗中接济。因事机不密,未经发动即遭失败。10月,黄兴赴上海,召集杨守仁、陈天华、章士钊、张继、杨度等人开会,准备在湖北、南京等地再举义旗。后因发华兴会在余庆里的机关遭破坏,张继和章士钊等十余人被捕,再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章士钊等人经蔡锷托人营救,被关押四十余天后,得以保释。出狱诸人恐清吏再行深究,急急东渡日本。
留学时期
1905年流亡日本,入东京正则学校习英语。章回顾过去,认为自己“才短力脆”,连累了同事,感到内疚,一改革命救国为求学救国,乃发愤力学。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但坚不入盟,后来亦未入其他政党。
1907年,赴英留学。
1908年,入英国阿伯丁大学学法律、政治,兼攻逻辑学。1909年4月,他与同盟会员吴弱男在伦敦结婚,婚后入阿伯丁大学学政治经济兼攻逻辑学。留英期间,他常为国内报刊撰稿,介绍西欧各派政治学说,于立宪政治尤多发挥,对当时中国政坛很有影响。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章士钊携家眷从英国回国,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给予了衷心的肯定和支持。应孙中山邀由英伦回国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因视同盟会不合西方政党标准,主张“毁(旧)党造(新)党说”,以施行政党内阁制,遭同盟会员反对,被斥为“保皇党”。章愤而辞职,应袁世凯之邀北上。袁赠巨宅,委以北京大学校长,未就。
1912年春抵南京,受黄兴、于右任之邀,任上海《民立报》主笔,兼江苏都督府顾问。7月,章在《民主报》上发表了《政党组织案》,主张将当时国内新有政党(包括同盟会)一律解散,在一段时间内各抒已见,然后根据不同政见分为两党,出而竞选,得多数拥护者,管理国家。这就是著名的“毁党造学说”。此论遭各方攻击,同盟会内部大哗,章士钊乃脱离《民主报》,于同年9月与王无生别创《独立周报》,继续议论时政,提出了民国政制究取法国制还是美国制等引起国人注意的问题。
1913年3月,袁世凯主使刺杀宋教仁反嫁祸于黄兴。章由此看出袁之险恶,乘隙逃离北京,前往上海,拜晤孙中山、黄兴,奉孙中山命,联岑春煊反袁,并草拟了《二次革命宣言》。7月由孙中山任命为讨袁军秘书长。“二次革命”失败后,章亡命日本。
1914年5月,在东京与陈独秀、谷钟秀等人创办《甲寅》月刊,章在第一期上发表《政本》一文,重申两党制的主张,提出执政党应借反对党之刺激而维持其进步。章倡言革新,反对专制,提倡共和,反对袁世凯,但反对暴力激进手段。批评革命党有“好同恶异”之弊,力主调和精神。
任职时期
1914年发表《学理上之联邦论》等一系列关于政体的文章,宣称联邦制可以用舆论力量达到革命的目的,引证西文学说,结合中国政治实际,文法谨严,理论充足,为时人重视。7月任欧事研究会书记。
1915年冬,袁世凯公开称帝,护国军起。5月,肇庆军务院成立,章士钊出任军务院秘书长,并兼两广都督司令部秘书长。6月袁死,黎元洪就任总统。章士钊留居北京,任国会议员,并应蔡元培之邀请,受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伦理教授。
1916年5月,肇庆军务院成立,任秘书长,并兼两广都督司令部秘书长;6月黎元洪继任总统,赴北京与黎洽商善后。
1917年1月,在北京出《甲寅》周刊。1917年11月,应陈独秀之邀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讲授逻辑学。兼图书馆主任,并被选为国会众议员。章并荐李大钊、杨昌济到北大任教,以所兼北大图书馆长职荐李大钊继任。
1918年5月,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次年在上海举行南北和平会议,当选南方代表。
1920年,章士钊当即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毛泽东、蔡和森持杨昌济手书拜见章,求予资助。章当即以二万元巨款相赠,毛以一部资助赴法学生,一部用于湖南革命活动。
1921年春,赴欧洲考察政治,在伦敦访问了英国学者威尔斯、肖伯纳、潘悌。章与诸人讲座后,认识到农业国与工业国不同。
1922年11月,受北京政府教育部之聘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1922年,周恩来等在欧洲创建共青团,托章将一部印刷机由法国运至德国,章照办无误。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章士钊在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政治倾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1923年6月离京赴上海。10月曹锟贿选为总统,章时任上海《新闻报》主笔,撰文痛斥受贿议员。
1924年,段祺瑞上台。章主张毁弃约法及国会之主张正合段的心意,因此段邀章北上。44岁的章士钊投入北洋军阀集团。段从章建议,以“临时执政”之名兼任总统与总理之职,委章为司法总长。
1925年4月,再派章士钊兼教育总长。章受命后,即宣称要整顿学风,宣布大学统一考试,合并北京八所大学,引起教育界进步人士及青年学生的反对 [1] 。4月9日,各校学生聚会请愿罢免章士钊。章遂辞职赴沪,后经段祺瑞挽劝,乃复任司法总长之职。7月发行《甲寅》周刊,反对新文化运动。7月底段又派章出任教育总长,要他继续“整顿”学风。章不顾人们的反对撤换了一批反对他的大学校长。8月1日他又派出武装警察护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到校就职,后又下令解散“女师大”,镇压爱国学生运动。因章的《甲寅》杂志作为整顿学风的言论阵地,而《甲寅》封面绘有一虎,当时人们称之为“老虎总长”。
1926年,“三一八”惨案时,章任段政府秘书长。后被国民军驱逐下台,章出走天津,继续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章利用该刊强调反对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白话文,反对“欧化”,引得骂声一片,但章我行我素。鲁迅著文痛骂段祺瑞、章士钊为“落水狗”,由是恶名远播。
1927年4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他四处奔走营救。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光复北京后,因章系执政府之高级官员,曾被通缉,乃赴欧洲游历。
1930年受张学良之聘回国,任沈阳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次年任院长,“九一八”事变后,章士钊回到上海,为杜月笙宾客,不久正式挂牌当律师。
1932年10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自动站出来为陈辩护,请求法庭宣布陈无罪。其“辩论状”着力阐述政府应当容忍不同政党之理论,文气逼人,震动法庭,中外报纸竞相登载。
1934年任上海法学院院长,并先后担任北京明德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上海法政学院院长。岑春煊等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操纵南方护法军政府,岑任总裁,章出任秘书长。
1937年4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主席。
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居上海租界,次年3月,南京“维新”伪政府成立,汉奸梁鸿志诱章入伙,被章拒绝。不久杜月笙派人迎护,章由香港转赴重庆,国民政府给以“参政员”名义。
1938年6月起,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43年著《逻辑指要》在重庆出版。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战后问题;“双十”协定签字后,毛因事滞留重庆,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征询章对形势看法,章在手心写一“走”字,耳语“三十六计,走为上”,劝毛速离险境。
解放时期
1946年回上海,在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并续任律师;同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8年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
解放战争后期,他作为“上海和平代表团”代表及南京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非正式代表,为国共合作奔走。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欲试探与中共和谈之可能性,乃请章士钊及江庸、颜惠庆三人。章返上海后,曾专程至南京,会晤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向程介绍了与毛泽东晤谈的情况,转达了毛对和平寄予的期望,对程消除“惩办战犯”的疑虑起了一定作用。3月25日,李宗仁决定正式成立代表团,派邵力子、张治中及章士钊等五人为和谈代表,于4月1日到北平,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4月22日和谈破裂,章士钊与邵、张等乃留居北平。嗣后去香港,同年6月,程潜派程星龄赴港,会晤了章士钊。章托程星龄带信给程潜,转达了毛泽东对程和平起义的期待和中共对陈明仁将军的热诚态度,劝说程、陈起义。
1949年4月,受李宗仁代总统委派与邵力子、张治中、刘斐同来北平,与中国共产党举行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双方代表草拟的协定,乃留居北平。继而去香港;6月致函程潜,劝说程、陈(陈明仁)起义。9月,他应中国共产党之邀参加开国大典,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从此定居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并被推选为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52年,他与叶恭绰等人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北京广东新旧两义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遗墓,使袁墓古迹得以保存。
1955、1958、1960年,三次奉命赴香港,与台湾方面连络,会商两岸统一问题。
1957年,中共整风,章发言中有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被责令检讨,经毛泽东干预始得解脱。
1959年10月,任馆长。晚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文史研究工作,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汉语教研室讲授柳文。既而以其研究心得,集为《柳文指要》一书。
1961年,国穷民困之际,毛用稿费以“还钱还利”为名,每年正月初二送二千元给章以解其困,送满十年。
1963年,毛七十寿辰,设家宴邀章士钊、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四老到中南海,并各携子女一人到席。
1965年,《兰亭集序》真伪之辩,高二适驳郭沫若文章发表受阻,章向毛推荐高文,得以通过。
“文化大革命”中,当造反派的矛头直指“刘邓司令部”时,他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不顾个人安危上书主席,坦诚陈言,意欲力挽狂澜。“文革”初期,章遭批斗抄家,章函告毛,毛要周恩来接章到301医院予以保护。章对刘少奇命运十分关注,致函毛、刘调解,要刘效廉颇蔺相如故事向毛负荆请罪,以求团结共事,卒被残酷现实打破。从此专心整理《柳文指要》,在毛支持下,于1971年出版,为“文革”中少有的特例。
晚年最为期盼的是祖国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为此,不顾92岁高龄只身前往香港为恢复同台湾的联系而奔忙,最终在香港病故,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最后的贡献。
1973年,章士钊自请第四次赴港,欲与台湾方面会谈两岸统一事业,功未竟而身先死。享年92岁。在京举行追悼会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均到会行礼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