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 咏青溪石壁
- 翁高邮挽诗
- 题甘泉书院
-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
- 山斋
- 难老堂周元翁家
- 再赋 其一
- 题东家壁
- 次韵谢吕居仁居仁时寓贺州
- 法驾导引(三之二)
- 定风波(重阳)
- 渔家傲(福建道中)
- 浣溪沙·离杭日梁仲谋惠酒极清而美
- 菩萨蛮(荷花)
- 寄大光
- 清平乐(木犀)
-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 句
- 寻诗两绝句
- 九日赏菊
- 初识茶花
-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 次韵尹潜感怀
- 南柯子(塔院僧阁)
- 点绛唇(紫阳寒食)
- 法驾导引
-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 春雨
-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 和王东卿绝句四首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 书怀示友十首
- 用大成四桂坊韵赋诗赠令狐昆仲
- 幽窗
- 九月八日戏作两绝句示妻子
- 述怀
- 述怀呈十七家叔
- 水车
- 寺居
- 松棚
- 送大光赴石城
- 出山二首 其二
- 入山二首 其二
- 衡岳道中 其四
- 九月八日戏作两绝句示妻子 其二
-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其三
- 坐涧边石上
- 采菖蒲
- 除夜二首 其二
-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
- 寄大光 其一
- 夙兴
- 宿资圣院阁
- 岁华
- 题伯时画温溪心等贡五马
- 题长冈亭呈德升大光
- 题持约画轴
- 题崇兰图二首
- 题崇山
-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其二
- 休日早起
- 冬至二首 其二
- 夜步堤上三首 其二
-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其三
- 题简斋
- 印老索钝庵诗
- 山路晓
-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 其四
-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 题酒务壁
- 题刘路宣义风月堂
- 题牧牛图
-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二首
-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 题向伯共过峡图二首
-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
- 法驾导引 其三
- 虞美人
- 送客出城西
-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 酴醿
- 晚步
- 晚步湖边
- 晚步顺阳门外
- 晚晴
- 晚晴野望
- 晚望信道立竹林边
- 万玉亭
- 王孙岭
- 题大龙湫
- 西郊春事渐入老境元方欲出游以无马未果今日
- 西省酴醿架上残雪可爱戏同王元忠席大光赋诗
- 西轩
- 西轩寓居
- 徙舍蒙大成赐诗
- 喜雨
- 戏大光送酒
- 细雨
- 夏日
- 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 夏夜
- 夏雨
-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 先寄邢子友
- 香林四首
- 题易元吉画麞
- 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
- 同二子观取鱼於窦家池以钱得数斗置驿西野塘
- 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
-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
-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 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
- 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得自字
- 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
- 同信道晚登古原
- 同杨运干黄秀才村西买山药
-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 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
- 望燕公楼下李花
- 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
- 闻葛工部写华严经成随喜赋诗
- 闻王道济陷虏
- 无题
- 五月二日避贵寇入洞庭湖绝句
- 西风
-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二首
- 立春日雨
- 烧香
-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 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
- 来禽花
- 次韵谢表兄张元东见寄
- 答元方述怀作
- 梅花两绝句
- 均台辞二首
- 山斋 其二
-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
- 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 江南春
- 又六言
- 月夜
- 长沙寺桂花重开
- 寒食
- 题继祖蟠室三首
- 红葵
-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 山路晓行
-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 夜赋
-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
- 玉堂儤直
- 重阳
- 早起
- 夜雨
- 舍弟踰日不知雪势密因再赋
- 秋夜咏月
-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 八音歌
- 宣风楼
- 某以雨有嘉应遂占有秋辄採用家弟韵赋二绝句
- 昨日侍巾钵饭于天宁蒙示佳什谨次韵
- 雨
- 招张仲宗
- 罗江二绝
- 再赋
- 海棠
- 竹
- 拒霜
- 题董宗禹园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万方求得之
- 曼陀罗花
- 寄德升大光
- 赋康平老铜雀砚
- 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
- 书怀示友十首 其六
-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 与智老天经夜坐
- 印老索印庵诗
- 登海山楼
- 游董园
- 题画兔
- 石城夜赋
- 余识景纯家弟出其诗见示喜其同臭味也辄用大
-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
- 次韵答张迪功坐上见贻张将赴南都任二首
-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 别诸周二首
- 贞牟书事
- 梅花二首
- 曾徽言运判出张生所画马
- 村景
- 书怀示友十首 其八
- 连雨不能出有怀同年陈国佐
- 积雨喜霁
- 秋日
- 观江涨
- 道中寒食
- 送张仲宗押戟归闽中
- 衡岳道中
-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
- 秋夜独酌
- 冬至二首
- 周尹潜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诗见赠有横槊之句次
- 得长春两株植之窗前
-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
-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 三月二十日闻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寓永州
- 题小室
- 将次叶城道中
- 初至陈留南镇夙兴赴县
- 再赋二首呈奇父
- 登阁
- 送熊博士赴瑞安令
- 年华
- 蜡梅四绝句
-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 清明
- 入山二首
- 曳杖
- 墨戏二首·蕙
- 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
- 秋雨
- 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
-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
- 再用景纯韵咏怀二首 其一
- 游慧林寺以三峡
- 游慧林寺以三峡炎蒸定有无为韵得定字是日欲
- 蜡梅
-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 游岘山次韵三首
- 次韵谢邢九思
- 游道林岳麓
- 别大光
-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三
- 梅
- 绝句
-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 出山二首
- 九日家中
- 至叶城
- 和大光道中绝句
- 元夜
- 再游八关
-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 次韵傅子文绝句
-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
- 春日
- 黄修职雨中送芍药五枝
- 江行晚兴
- 来禽
- 古别离
- 次舞阳
- 里翁行
- 次韵家叔
- 除夜二首
- 雨中
- 山居二首
-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一
- 咏水仙花五韵
- 次韵邢子友
- 游玉仙观以春风吹倒人为韵得吹字
- 感怀
- 次韵家弟碧线泉
- 六言二首
- 叶柟惠花
- 九日宜春苑午憩幕中听大光诵朱迪功诗
- 甘泉吴使君使画史作简斋居士像居士见之大笑
- 暝色
- 虞美人(邢子友会上)
-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 舟抵华容县
- 送秘典座胜侍者乞麦
- 次韵张迪功春日
- 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
- 书怀示友十首 其五
- 次韵宋主簿诗
- 登天清寺塔
- 晓发叶城
- 再用景纯韵咏怀二首
- 漫郎
- 酴醾
- 留别心老
- 晨起
- 某用家弟韵赋绝句上浼清视芜词累句非敢以为
- 试院春晴
- 萤火
- 赴陈留二首
- 两绝句
- 今夕
- 连雨书事
- 除夜不寐饮酒一杯明日示大光
- 入城
- 游秦岩
- 赠传子文
- 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闻贼革面
- 十七日夜咏月
- 研铭
- 次韵张元方春雪
- 次韵大光五羊待耿伯顺之作
- 中牟道中二首
- 季高送酒
- 目疾
- 连雨
- 小阁
- 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二
- 游葆真池上
- 酥中
- 次韵谢天宁老见贻
-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
- 与大光同登封州小阁
- 元日
- 与周绍祖分茶
- 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
- 金潭道中
- 次韵乐文卿北园
-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
- 再别
- 墨戏二首·兰
- 游南嶂同孙信道
- 蒙示涉汝诗次韵
- 北风
- 晓发杉木
- 舟次高舍书事
- 归洛道中
- 晓登燕公楼
- 道中
-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二
-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
- 均阳舟中夜赋
- 出山道中
- 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
- 六月六日夜
-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 题长乐亭
- 和孙升之
- 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
-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 康州小舫与耿伯顺李德升席大光郑德象夜语以
- 次韵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二首
- 江梅
- 游八关寺后池上
-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
- 跋江都王马
- 雪
- 城上晚思
-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 次韵邢九思
- 甘棠道中
-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 刘大资挽词二首
- 以事走郊外示友
- 雨晴
- 咏牡丹
- 襄邑道中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 伤春
-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 清明二绝·其二
- 春寒
- 登岳阳楼二首
- 送人归京师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 早行
- 清明二绝·其一
- 对酒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按照古代户籍划分,陈与义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后来赶上安禄山造反,只得跟着唐玄宗入蜀避乱,迁居青神。后来,陈与义的曾祖陈希亮又把家搬到了洛阳。陈与义也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曾祖陈希亮(字公弼),官至太常卿,与苏洵父子为世交。大文豪苏东坡后来还写了《陈公弼传》作为纪念。陈与义的祖父和父亲也曾做过官,其外祖父张友正还是名显一时的书法家。 陈与义也确实给先祖争气。出生于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六月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志。稍长,他又学诗于当时颇有名的崔鶠(音yàn),其后进入太学深造。
24岁时,陈与义考中进士,随后当上文林郎。这是个闲职,负责开德府(今濮阳)的文学教育工作。陈与义干了3年后辞职,回家与一帮好友吟诗赏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又过了两年,他被任命为辟雍录,也就是到太学的预备学校里当老师。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陈与义的母亲辞世。他在汝州服丧期间,结识了州守、词人葛胜仲。两年后,由葛举荐,他入京做了太学博士。次年,他29岁时的诗作《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竟被徽宗看上了。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