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 从驾观讲武诗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八
-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三 登歌
- 正旦上司宪府诗
- 拟咏怀诗 二四
- 乌夜啼
- 率尔成咏诗
- 咏怀六首
- 杨柳歌
- 拟咏怀 七
- 拟咏怀诗 十八
- 和侃法师
- 奉和山池
- 出自蓟北门行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三
- 咏怀
- 奉和夏日应令诗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二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三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四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五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六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七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八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九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十
- 奉和山池诗
-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一
-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二
- 任洛州
- 从驾观讲
-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
- 奉和赵王隐士诗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一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四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六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八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九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二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三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四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五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六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七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九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五
-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
-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
- 归田诗
- 幽居值春诗
- 喜晴应诏敕自疏韵诗
- 和李司
- 和乐仪同苦热诗
- 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诗
- 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
- 聘齐秋晚馆中饮
-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一
-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二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一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二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三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四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五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六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七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八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九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十
- 奉和赐曹美
- 咏春近馀雪应诏诗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一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三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四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五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六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七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八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九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二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三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四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五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六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七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九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 斗鸡诗
-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一
-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二
- 和侃法师三绝诗 其三
-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一
-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二
-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二
-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 仙山诗二首 其一
- 仙山诗二首 其二
-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 弄琴诗二首 其一
- 弄琴诗二首 其二
- 赋得鸾台诗
- 赋得集池雁诗
- 伤往诗二首 其一
- 伤往诗二首 其二
- 春日离合诗二首 其一
- 春日离合诗二首 其二
- 示封中录诗二首 其一
- 示封中录诗二首 其二
-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一
- 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六 云门舞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八 登歌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三 青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八 配帝舞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四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五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六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八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九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十 皇夏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宫调曲五首 其一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三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四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五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变宫调二首 其六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七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角调曲二首 其十二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三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徵调曲六首 其十四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二 皇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三 昭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四 昭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五 皇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七 云门舞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九 皇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一 皇夏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二 皇夏
- 周祀方泽歌四首
-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二 昭夏
- 周祀方泽歌四首 其四 皇夏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二 皇夏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六 配帝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九 白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 配帝舞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二 昭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三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七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十一 皇夏
- 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十二 皇夏
- 周大祫歌二首 其一 昭夏
- 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一 黑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二 配帝舞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羽调曲五首 其二十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一 昭夏
-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五 赤帝云门舞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商调曲四首 其八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九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一
- 和裴仪同秋日诗
- 咏园花诗
- 西门豹庙诗
- 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
- 伤王司徒褒诗
- 仰和何仆射还宅故诗
- 送炅法师葬诗
-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
- 咏画屏风诗 四
- 拟咏怀诗 一
- 咏画屏风诗 九
- 拟咏怀诗 二七
- 代人伤往诗 二
- 郊行值雪诗
- 别周尚书弘正诗
- 拟咏怀诗 十三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六
-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 一
-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
- 周宗庙歌 皇夏
- 春望诗
- 奉和平邺应诏诗
- 咏梅花
- 杏花诗
- 山斋诗
- 和宇文京兆游田诗
- 送周尚书弘正诗 一
- 有喜致醉诗
- 喜晴诗
- 咏画屏风诗 二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一
- 伤往诗 一
- 周祀五帝歌 黑帝云门舞
-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
- 奉和赵王诗
- 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诗
- 拟咏怀诗 二一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三
- 鬬鸡诗
- 秋日诗
- 对酒诗
- 咏画屏风诗 八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二
- 咏春近余雪应诏诗
- 咏画屏风诗 二一
- 咏画屏风诗 五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 拟咏怀诗 十四
- 和刘仪同臻诗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一
-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
- 和赵王看伎诗
-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三
- 仙山诗 一
- 闺怨诗
-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一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三
- 答王司空饷酒诗
- 送周尚书弘正诗 二
- 奉和赵王春日诗
- 和张侍中述怀诗
- 周祀五帝歌 皇夏
- 集周公处连句诗
- 对宴齐使诗
- 咏画屏风诗 六
- 舞媚娘
- 将命至邺诗
- 和李司录喜雨诗
-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
- 和侃法师三绝诗 三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
- 周祀圜丘歌 昭夏
- 咏羽扇诗
- 徐报使来止一相见诗
- 七夕诗
- 至老子庙应诏诗
-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
- 和江中贾客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
-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
- 咏画屏风诗 二十
- 咏画屏风诗 十七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
- 奉梨诗
- 和何仪同讲竟述怀诗
- 咏画屏风诗 二二
- 奉和赵王游仙诗
- 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
- 拟咏怀诗 十六
- 奉和赐曹美人诗
- 就蒲州使君乞酒诗
- 周大祫歌 昭夏
-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四
- 拟咏怀诗 二十
- 咏树诗
- 秋夜望单飞雁诗
- 周大祫歌 登歌
- 咏画屏风诗 十一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三
- 道士步虚词 四
- 咏画屏风诗 十
-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
- 咏画屏风诗 十六
- 和王内史从驾狩诗
-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
- 奉和法筵应诏诗
- 山中诗
- 咏画屏风诗 三
- 咏画屏风诗 十四
- 仙山诗 二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 道士步虚词 五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
-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二
- 寒园即目诗
- 拟咏怀诗 二
- 入道士馆诗
- 北园射堂新成诗
- 拟咏怀诗 十七
- 见游春人诗
- 奉报寄洛州诗
- 尘镜诗
-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 别张洗马枢诗
- 和回文诗
- 同卢记室从军诗
- 咏画屏风诗 十二
- 登州中新阁诗
- 和庾四诗
- 和侃法师三绝诗 二
- 重别周尚书诗 二
- 赠别诗
- 送卫王南征诗
- 山斋诗
- 野步诗
- 和赵王看妓诗
- 看舞诗
- 听歌一绝诗
- 暮秋野兴赋得倾壸酒诗
- 春日极饮诗
- 新月诗
- 弄琴诗 一
- 弄琴诗 二
- 题结线袋子诗
- 赋得鸾台诗
- 赋得集池鴈诗
- 咏鴈诗
- 忽见槟榔诗
- 赋得荷诗
- 移树诗
- 伤往诗 二
- 春日离合诗 一
- 春日离合诗 二
- 问疾封中录诗
- 示封中录诗 一
- 示封中录诗 二
- 代人伤往诗 一
- 周祀圜丘歌 昭夏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 周祀圜丘歌 昭夏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 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
- 周祀圜丘歌 登歌
- 周祀圜丘歌 雍乐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 周祀圜丘歌 皇夏
- 周祀方泽歌 昭夏
- 周祀方泽歌 昭夏
- 周祀方泽歌 登歌
- 周祀方泽歌 皇夏
- 周祀五帝歌 皇夏
- 周祀五帝歌 青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 赤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周祀五帝歌 黄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
-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昭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宗庙歌 皇夏
-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五
- 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一
- 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二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二
-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一
-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二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一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四
-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五
-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一
- 结客少年场行
- 道士步虚词 一
- 道士步虚词 二
- 道士步虚词 三
- 道士步虚词 六
- 道士步虚词 七
- 道士步虚词 八
- 道士步虚词 九
- 道士步虚词 十
- 乌夜啼
- 望渭水
- 对酒歌
- 王昭君
- 昭君辞应诏
- 咏画屏风诗 二四
- 寄徐陵诗
- 奉答赐酒诗
- 对雨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八
- 和颍川公秋夜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五
- 奉答赐酒鹅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
- 和乐仪同苦热诗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二
- 寻周处士弘让诗
- 归田诗
-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一
- 岁晚出横门诗
- 咏画屏风诗 二三
- 幽居值春诗
- 和咏舞诗
- 拟咏怀诗 十五
-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
- 望月诗
- 望野诗
- 奉和示内人诗
- 拟咏怀诗 八
- 晚秋诗
-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
- 奉和初秋诗
- 夜听捣衣诗
- 同颜大夫初晴诗
- 慨然成咏诗
- 咏画屏风诗 十九
- 卧疾穷愁诗
- 入彭城馆诗
-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
- 伏闻游猎诗
-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
- 燕歌行
- 哀江南赋序
- 寄王琳
- 枯树赋
- 拟咏怀十一
- 怨歌行
- 小园赋
-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 重别周尚书
早期
庾信早期的赋,现存有《春赋》、《对烛赋》、《荡子赋》等七篇,有些已残缺。这些赋均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不外是女子的美貌或相思别离,篇幅短小,语言华艳,注重音节之美。其中《春赋》最具体表性。此篇写春光之美及妇女游春景象,色泽极为艳丽。赋的开头和结尾多用七言诗句,有较强的音乐效果。如结尾一段: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和《舞媚娘》一样,也是歌咏对人生中短暂的欢乐时光的留恋。这种诗赋结合乃至诗赋难分的倾向也为后人所继承,如初唐王勃、骆宾王及稍后的刘希夷等都有类似的作品。总的说来,庾信早年的诗赋,在语言技巧上已有相当的成就,但反映的生活面过于狭窄,缺乏壮阔的激情。
后期
庾信后期的创作,虽谓“老成”,但早年那一种风格,并没有抛弃。他同北朝显贵唱和的诗,依然是雍容华贵,且多艳情成分。另有《题画屏风》二十五首,也以精巧见长。题画诗在此之前极为少见,故这一组诗在题材的开拓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山水诗的手法,把画面的内容同想象结合,既不脱离画面,又富于自然的生趣。这启发了后代常在画上配诗以扩充欣赏内涵的风气。不过,在庾信后期创作中,最受重视的,是与前一种风格很不相同的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类诗的代表。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拟咏怀》之三)。杜甫曾经评价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出自《咏怀古迹》第一首),最能说明庾信晚年的风格。
庾信后期的赋,也有很大变化。最著名的作品,是《哀江南赋》。赋前有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骈文,交代作赋的缘由,概括全篇大意,语言精丽,意绪苍凉,本身就是一篇杰作。
庾信只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却被命运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并且必须承担这种“错位”带来的痛苦。这就是此诗的内涵。
成长经历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少负才名,博览群书。十五岁入宫为太子萧统伴读,十九岁任抄撰博士,后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
文学创作
大体说来,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庾信在梁时所作大多毁于战乱,留存很少,且基本上都是唱和之作。其中《奉和泛江》、《奉和山池》等,多写景之句。后一首中“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观察、描绘都很细致,与萧纲的诗十分相近。具有宫体气息的六言诗《舞媚娘》大概也作于南朝: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诗中写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虽包涵着伤感的情绪,却还是活泼而有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