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 促拍丑奴儿 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
- 镇州与文举百一饮
- 太原赠张彦远
- 清平乐
- 酴醾
- 朝中措
-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 【中吕】喜春来
- 【仙吕】后庭花破子
- 论诗三十首(选五)
-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 眼中
-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 续小娘歌十首(选二)
- 论诗三十首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 天门引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 四哀诗李钦叔
- 感兴
-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 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
-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子二首
- 浣溪沙
- 山居杂诗
- 点绛唇·痛负花朝
- 清平乐 己亥春,济原先观赋杏花
- 杂著二首 其二
- 姨母陇西君讳日作
- 自赵庄归冠氏
-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 闻歌怀京师旧游
-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一
-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 济南杂诗五首 其四
-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五
- 出镇州
- 马坊冷大师清真道院
- 南关二首 其一
- 南关二首 其二
-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二
-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五
- 杜生绝艺
-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二
- 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予诗数首以此诗为赠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一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二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四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五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七
- 春归
- 讲武城
-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 药山道中
-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一
-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二
-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三
-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
-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 楚山清晓图
- 乡郡杂诗二首 其一
-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 杨秘监马图
-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 岳山道中
- 雪岸鸣䳺
- 客意
- 风柳鸣蝉
- 僧寺阻雨
- 论诗三首 其一
- 论诗三首 其二
- 论诗三首 其三
- 王子文琴斋
- 旧与赵景温
- 雪谷早行图
- 夜宿山中
-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 石勒问道图
-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二
-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 台山杂咏五首 其四
-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五
- 贞燕
- 留赠丹阳王鍊师
- 元夕
- 和德新丈
- 倦绣图
- 雪谷晓行图
- 与西僧伦伯达
- 俳体雪香亭杂咏
- 乡郡杂诗
- 游天坛杂诗
- 李仲华湍流高树图
-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一 前人
-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二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一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二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
- 黄华峪十绝句 其四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
-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六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七
-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八
- 黄华峪十绝句 其九
- 黄华峪十绝句 其十
- 墨竹扇头
- 七夕
-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
-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二
- 烟溪独钓图
- 雪行图
- 醉猫图 其一
- 醉猫图 其二
- 浑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
- 怀益之兄
- 癸巳除夜
- 病中
-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其二
- 元鲁县琴台
- 赠答刘御史云卿
- 古意二首 其一
- 古意二首 其二
-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二
- 饮酒五首
- 饮酒五首 其二
- 饮酒五首 其三
- 饮酒五首 其四
- 饮酒五首 其五
- 后饮酒五首
- 后饮酒五首 其二
- 后饮酒五首 其三
- 后饮酒五首 其四
- 后饮酒五首 其五
- 麦叹
- 寄赵宜之
- 西园
- 赠休粮张鍊师
-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 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
- 横波亭
- 阳兴砦
- 鹧鸪天
- 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
- 黄鹂绕碧树 秋景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五
- 落魄
-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 步虚词三首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 鹳雀崖北龙潭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一
- 瑞鹤仙
-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 山中寒食
- 朝中措·芦沟河上度旃车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 杂著三首 其二
- 临江仙 相下与王以道饮,席间走笔为赋。王
- 玉楼春
- 鹧鸪天 村里黄幡绰,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诗
- 愿成双
-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
- 梦归
- 游承天悬泉
- 清平乐·香团娇小
- 清平乐 嘲儿子阿宁
- 送登封张令西上
- 读书山雪中
- 满江红·问柳寻花
- 送樊顺之
- 蝶恋花 戊辰岁长安作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五
- 长安少年行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 鹊桥仙
-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二
- 太常引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
-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 浣溪沙 相州西南善应,洹水所从出,风物绝
- 水龙吟·汉家金粟堆空
- 惜分飞 戏王鼎玉同年
- 江城子·绿阴庭院燕莺啼
- 虞美人
- 水龙吟 陈希夷睡歌,有契予心,因衍之
- 蟾池
- 过寂通庵别陈丈
- 赠答杨焕然
- 点绛唇·帘卷荷香
-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 鹧鸪天·鹤驭来从玉帝前
- 点绛唇·国艳天香
- 浪淘沙令
- 诉衷情令
- 谒金门·罗衾薄
- 临江仙 内乡北山
- 解剑行
- 西斋夜宴
- 仆射陂醉归即事
- 鹧鸪天 效东坡体
- 满庭芳·十里轻阴
- 刘曲龙潭
- 点绛唇·连夜春寒
- 洞仙歌·黄尘鬓发
- 寄杨飞卿
- 老树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八
- 王学士熊岳图
- 江城子
- 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 雁门关外
- 征人怨
- 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 寄荅商孟卿
- 论诗三十首 其九
- 临江仙 饮昆阳官舍,有怀得新
- 水调歌头 史馆夜直
- 永遇乐
- 鹧鸪天·彩舞萱衣喜气新
- 寒食
- 蝶恋花
- 南乡子·迟日惠风柔
-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
- 观淅江涨
- 句
- 长寿山居元夕
- 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
- 水调歌头 长源被放,西归长安,过予内乡,
-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 感事
-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二
- 水调歌头 长寿新斋
- 雁门道中书所见
-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 满庭芳·偃屈霜青
- 少林
- 一井金
-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一
- 氵隐亭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 鹧鸪天 薄命妾辞
- 阳翟道中
- 登恒山
- 征西壮士谣
- 促拍丑奴儿 乡邻会饮,有请予增损旧曲者,
- 内乡县斋书事
- 云岩
- 短日
- 淮右
-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 江梅引
- 念奴娇
-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 八声甘州·玉京岩
- 望云谣
- 梨花海棠二首 其二
- 南柯子·画扇香微远
- 梁园春五首 其三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九
- 水龙吟
- 太常引
- 满江红 嵩山中作
- 西江月
- 思仙会 效杨吏部礼
- 蝶恋花·急鼓初钟催报晓
- 洞仙歌
- 乐府鸟衣怨
- 寄杨弟正卿
- 寄钦止李兄
- 临江仙 西山同钦叔送溪南诗老辛敬之归女儿
-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
- 鹧鸪天 孟津作
- 曹得一扇头
- 胜概
- 送杨次公兼简秦彦容李天成
- 朝中措·时情天意枉论量
- 石门
-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
- 鹧鸪天 莲
- 朝中措·御香新拆紫囊封
- 点绛唇·冰雪神人
-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 丰山怀古
- 杏花二首 其二
- 蛟龙引
-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凭阑
- 浣溪沙·一片青天棹过
- 汾亭古意图
- 塞上曲
-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 天涯山
- 江城子 刘济川来别,同宿康庵,梦与予过田
- 双峰竞秀图为参政杨侍郎赋
- 卜算子·寿酒不论杯
- 满江红 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
- 辛亥寒食
-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洼尊石刻在焉
- 喜李彦深过聊城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 庚子三月十日作
- 雨后丹凤门登眺
-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 点绛唇·把酒留春
- 定风波
- 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
- 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
-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 续小娘歌十首 其四
- 出山
-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六
- 南乡子
- 朝中措·良宵一刻抵千金
- 与张杜饮
- 玉楼春·谪仙暂下金銮殿
- 甲午除夜
- 寄刘继先
- 寄钦用
- 临江仙
- 瑞鹤仙·薰风弦上奏
- 醉花阴·候馆青灯淡相对
- 望归吟
- 黄金行
- 除夜
-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 宝严纪行
- 冀京父
- 岐阳三首 其二
- 赠别孙德谦
- 石州慢 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於岳祠西新店
-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
- 风雨停舟图
- 二月十五日鹤
- 结杨柳怨
-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 刘光甫内乡新居
- 眼儿媚
- 阮郎归·谩郎活计拙於鸠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 赠张主簿伟
- 江城子 寄德新丈
- 汴梁除夜
- 朝中措 小儿子生,适有遗羽阳宫瓦者,因以
-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 其二
- 帝城
- 台山杂吟
- 少室南原
- 朝中措·香轻红浅露梅腮
-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五
- 阮郎归 独木桥体
- 梅花引·墙头红杏粉光匀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四
- 后湾别业
-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
- 题张左丞家范宽秋山横幅
-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五
- 渚莲怨
- 渔家傲·千醉醒来春欲去
- 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
- 满江红 方城商帅国器军中寄同年李钦用,时
-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
-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 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
- 春日
- 存没
- 江城子 嵩山中作
- 南歌子 冬景
- 点绛唇·玉宇沈沈
- 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 题省掾刘德润家骖鸾图并为同舍郎刘长卿记异刘在方城先有碧箫之遇如芙蓉城事云
- 石州慢
- 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
- 浪淘沙·芳树翠烟重
- 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 洛阳
- 点绛唇
- 昆阳二首 其二
- 沁园春 除夕二首
- 刘远笔
-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
- 虎害
- 出京
-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 颍亭
- 送张君美往南中
- 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
- 西楼曲
- 山居二首 其二
- 石岭关书所见
- 水龙吟 东园醉后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六
- 沁园春
- 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
- 江城子·梅梅柳柳闹新晴
- 千秋岁
- 寄女严
- 古鸟夜啼 玉簪
- 定风波 儿子中中百*日作
- 寄荅溪南诗老辛愿敬之
- 江城子·旗亭谁唱渭城诗
-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 南冠行
-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 朝中措 贺张伯宁家儿子犀郎晬日
-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 点绛唇·玉蕊轻明
- 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 青玉案
- 水调歌头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
-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 野史亭雨夜感兴
-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
- 临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因寄希颜兄
- 芳华怨
- 赤石谷
-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二
-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 摸鱼儿
- 卜算子
- 紫牡丹 其二
- 踏莎行·月挂琼钩
- 八声甘州
-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二
- 羊肠坂
- 卫州感事二首 其一
- 高门关
- 满江红·寒日春温
-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
- 好事近 冬夜有怀 以上强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
- 归舟怨
-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
- 外家南寺
- 梨花海棠二首 其一
- 送诗人李正甫
-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四
- 朝中措 与石子璋别,求作乐府,得麻字
- 感皇恩·浓露堪秋容
- 梅花引 同张仲经杨飞卿赋青梅
- 望崧少二首 其二
- 驱猪行
- 云峡
- 减字木兰花
- 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
- 梁父吟扇头
-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三
- 清平乐·香凝娇聚
- 婆罗门引 望月
- 惠崇芦雁
- 临江仙 赠仲经女子楚楚
- 铜雀台瓦砚
- 蝶恋花·玉宇生凉秋恰半
- 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
-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一
-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 喜迁莺 以上十七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
- 渔家傲
- 宿张靖田家
- 下黄榆岭
- 南溪
- 龙兴寺阁
- 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
-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 眉
- 摸鱼儿·忆元龙
-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 杏花落后分韵得归字
- 出都
- 京都元夕
- 骤雨打新荷
-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 颍亭留别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 台山杂咏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 过晋阳故城书事
- 岐阳三首
-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 玉漏迟·咏杯
- 喜春来·春宴
- 点绛唇·长安中作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 秋怀
- 倪庄中秋
- 论诗三十首·其四
- 论诗三十首·其七
- 论诗三十首·其五
- 论诗三十首·其二
- 论诗三十首·其八
- 论诗三十首·其三
- 论诗三十首·其九
-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 清平乐·太山上作
- 论诗三十首·十二
-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 论诗三十首·十八
- 论诗三十首·其六
- 论诗三十首·三十
- 论诗三十首·其一
- 论诗三十首·二十二
- 论诗三十首·二十
- 论诗三十首·十一
-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 论诗三十首·十五
- 论诗三十首·其十
-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 论诗三十首·十三
- 论诗三十首·十六
- 论诗三十首·十九
-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 论诗三十首·二十六
-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
- 论诗三十首·二十五
- 论诗三十首·十七
- 论诗三十首·十四
-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 摸鱼儿·雁丘词
诗狂他日笑遗山
元好问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而“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一句更是显示了他对自己诗才的极为自信。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曾在遗山(今山西定襄县城东北)读过书,因此自号遗山,金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他自幼聪明过人,四岁读书,八岁就能作诗,十四岁拜陵川名儒郝天挺为师。潜心学习六年,研究古代典籍,数年间精通百家,并具备了较高的文学修养。元好问一生写了5000多首诗,今存1388首,词今存384首。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这些诗是在金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但他不像杜甫那样对国家的复兴还抱有希望,他是既绝望而又不甘心,郁结的感情爆发为悲歌,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并且这些“丧乱诗”又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比如《歧阳》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再比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正如清代大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正是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
当然,元好问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景诗,这类诗的总体风格是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很多名句。比如《游黄华山》:“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诗人以大气磅礴、力度千钧的笔势,写出了黄华山瀑布的奇观,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受。此外,元好问在晚期还写有一些题画诗,这类诗短小精炼、意境深远,往往是借题发挥,耐人品味,充分地衬托了画作的内涵。比如《秋江晓发图》:“百转羊肠挽不前,旃车辘辘共流年。画图羡杀扁舟好,万里清江万里天。”由诗中可以看出,画的内容是秋江无际、扁舟晓发,但诗人只把这种画面作为引子,而把道路艰难、世路艰难作为咏叹的真正对象,使得画图的意境和内涵都扩展了许多。
元好问留存下来的词有384首,称为《遗山乐府》。后代研究者有不少人爱他的词,如翁方纲认为元好问的词比陆游的词还高秀;刘熙载称元好问的词是“集两宋之大成”,兼备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近代学人郭象升在《古文学家别集类案》中评价元好问:“遗山笔力奇伟,吸纳万流,遗集四十卷,与《金史》相为表里。”应当说,这些评价虽有拔高之嫌,却也说明元好问的词的确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填词,到晚年也没有放弃。就风格而言,以金朝灭亡为界,前期清雄豪放,后期苍凉深郁。
元好问不仅诗词功底深厚,而且自称“诗中疏凿手”,他在兵荒马乱之世就写下了一部不朽的诗评《诗论三十首》,《诗论》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是个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采斐然, “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那一年,他才二十八岁。
然而,无论是元好问的诗词还是他的诗论,除了专攻学者以及喜爱他的人,大众知之甚少。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这一代文坛领袖,正如他所处的那段乱世一样,只是一个模糊的历史影像罢了。
构亭野史一布衣
元好问由于显著的文学成就,在金元文学史上占有举中轻重的地位。其实,元好问的诗,不只是文学性的,而且是史诗;他更是精于史学,在作为一个文人的同时对《金史》的修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金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以文治斐然著称于史的王朝。而元好问所处的时代,是元灭金,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大融合,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大交流,北方文学与南方文学交错移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元好问所撰的《中州集》、《壬辰杂编》、《续夷坚志》及《元遗山先生文集》等诸多论述,都寓史于文,对元人修《金史》起了重要的作用。
金宣宗兴定年间(1217-1221年),元好问在文坛上已渐露头角,与此同时,元好问也已涉足史学,“长大来与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更是“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元好问与其他一些官员被蒙古军羁管于聊城(今山东聊城)后,他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将金末的史实记下来。在1239年,旧朝已亡换了新庭,在山东聊城被羁押6年的元好问重获自由,返回忻州。终于,他下定决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多年的奔波,他积累了大量的金朝君臣遗言往行的资料上百万字,后称“金源君臣言行录”。他又抱着“以诗存史”的目的,编辑成了《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了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于蒙古国的诗人词客、包括金朝两位皇帝及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诗词2116首(其中诗2001首,词115首),而且为每位作者共250余人写了小传,给中国文学史填补了空白。《金史?艺文传》就是以它为蓝本写成的,后来的《全金诗》自然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同时,《中州集》也为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元好问一向尊重史实,不阿时俗,秉笔直书,后代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称“多本其所著”。元好问的这种国亡修史的作法,也多为后人所仿效。
野史亭盛名可谓久矣,八百年间,屡有大雅宏达之人或凭吊或修缮,留下诗文碑记众多,然而,早在民国初年,山西教育会长梁善济就发出“今亭寥落如此,何其名实不相符”的叹息。如今又将百年,更显颓败了。颓败之间,只剩下遗忘。
且莫独罪元遗山
这是元好问的学生郝经(郝天挺的孙子)曾做《辨甘露碑》一诗,其中一句“作诗为告曹听翁,且莫独罪元遗山”,历代学者认为这句话是郝经在为老师辩解,意思是不能独独怪罪元遗山。为什么学生要为这位身为金元文坛领袖的老师作诗辩解呢?此诗又所为何事而辩呢?这就不能不提起历史上关乎元好问名节的争论了。这个争论主要有三个焦点分别是:“崔立碑事”、举荐五十四金朝儒士和拜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
首先是“崔立碑事”,忻州市文联的李千和认为,元好问根本就没有参与崔立碑事件,一切皆由趋炎重利的刘祁所诽谤。这种说法我觉得可信度并不是非常的高,一是刘祁一人之言很难能够造成世人对于“崔丽碑事”的讨论;而是并无确切的史料证实这种说法,我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232年,蒙古大军包围汴京,金国皇帝弃百姓而逃。1233年正月,金将崔立发动政变,开城纳降,并自封郑王。崔立认为他的行为避免了蒙古军屠城,拯救了全城百姓,便命当时的翰林学士王若虚执笔,为他立“功德碑”。王若虚、元好问自认关乎名节,推给了太学生刘祁,刘祁写好后交王、元二人推敲,“直叙其事,敷衍成文”。 就是说我认为元好问的的确确是参与了,但同时也像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元好问学会副会长降大任先生说的那样,元好问是被迫撰碑,尚构不成气节问题,关键是碑文是否为崔立颂功,而史料考证表明,元好问虽然参与了此事,但耻于颂功的立场,说明元好问在这件事上没有屈节问题。 并且对于此事,郝经也在向世人疾呼,元遗山是清白无辜的。
第二个争论的焦点是1233年汴京城破后,元好问曾写信给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请他保护资助54名金朝儒士,酌加任用。耶律楚材并未给元好问回信,但元好问举荐的54名儒士大多被元朝起用。我认为山西大学李正民教授在他主编的《元好问集》中对此事的评价是十分有道理的:“这一惊世骇俗之举,是有关他一生名节的重大公案,而实际上却是他高瞻远瞩,见识卓越的铁证,是他维护中原文化的一大贡献。”后事也证明,那54名知识分子中有15名在《元史》中有所记录,他们对保存中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便是那饱受争议的1252年,晚年的元好问觐见忽必烈,请他任儒教大宗师。,前朝旧臣尊一个不通儒学的蒙古统治者为儒教大宗师,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趋势逢迎。但自金灭亡后,元好问并未出任元朝任何官职,一介布衣又何需趋炎附势!有人认为这是某种策略,意在改善天下儒生在元朝初年低贱的政治地位,引导游牧民族的统帅能“以儒治国”,“以汉法治汉地”。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我更多的倾向于元好问的感情变化占了主导地位,当然,情感的变化并不等于变节!金朝时,元好问当过中央和地方官,都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所以政治声誉非常高。当他罢职镇平县令,时元宵佳节,百姓老老少少对他恋恋不会,敬酒惜别。他做官立志为民,气节同样为百姓而立。从他做官的经历以及他文坛上奖掖后进重视和保护人才等几方面来看,金灭入元将三十载,那些出仕蒙古国的汉族世侯如张柔、严实等能够兴文教、安定百姓生活;蒙古贤王忽必烈能够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实行较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忽必烈击灭云南地方势力,取消它的半独立状态、恢复汉唐旧疆……种种的变化也都在元好问的内心催生着改变:在他的《刘时举节制云南》七律诗中,他索性直接直接称蒙古国为“汉家”:“云南山高去天尺,汉家弦声雷破壁。九州之外更九州,海色澄情映南极”。渐渐地,元好问开始把自己看作是蒙古国的一个臣民一样,开始接受这个不同于腐败和混乱的金朝的新局面,朝代虽改,而元好问心中为苍生而立的气节未曾改变!
然而一名旧臣,没有随主殉国,没有战死疆场,没有树起反元复金的旗帜,也没有归于山林,反而与新朝“眉来眼去”,这样的行为终是引来了种种流言蜚语。元好问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在蒙古大军围城时,元好问曾竭力谋求救国救民之策,“死不难,诚能安社稷、救生灵,死而可也”。“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愚忠一家一姓的腐儒之见……以先进文化的传承、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为重,将封建的个人名节置于次要地位,终于做出了不朽的历史性贡献。”李正民先生对元好问晚年的文化活动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奈何,旧朝老臣,以一己之力为着自己的理想奔走,为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苦苦担当,全然不顾世俗的道德评判,其内心的焦虑,外在的困顿可想而知,“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世上有几人懂他的苦心!
八百年朝代更迭,历史的尘烟又在他身后筑起高高的块垒,这高高的块垒上刻着两个字———遗忘。
诗歌
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金院本之类的戏曲作品未见流传至今的实证或记载传说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有,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元好问的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他的同时代人和后世都对他的诗文有极高的评价。
他的朋友徐世隆说他:“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他的另一位朋友李冶更誉其为“二李(李白、李邕)后身”。
《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评元好问称;“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宋南渡宋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派生拗粗犷之失,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
元好问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等,都很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他也主张作诗为文要“诚”、要写“情性”,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词
词的创作
1、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1)丧乱词;(2)写景词;(3)爱情词
(4)其他:咏怀、吊古、送别、咏物、射猎、边塞词
2、特色:元好问以苏、辛为典范,并吸取各家之长,因而兼有婉约、豪放诸种风格。
诗歌理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诗歌理论主张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主要理论观点在于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开郝经诗歌理论之先端。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影响也有元一代的诗歌理论。
文学
元好问的主要文学成就
元好问诗歌的主要成就在于丧乱诗的思想价值和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元好问的丧乱诗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真实地反映了金朝被灭亡,人民遭涂炭的社会现实,他的著名的《岐阳三首》为其中代表作品。真实是元好问丧乱诗最主要的特点。
二是历史的反思。元好问的丧乱诗,包融了他对丧乱事实的历史审视,作出了历史的评价,从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
元好问是金朝最杰出的词人,存词三百余首,无论词之数量质量,都为金词之冠;元好问的散文雄深简朴,独具一格,元好问有笔记作品《续夷坚志》,为金代笔记上乘之作。
史学
元好问目睹亲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又从政多年,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金国的命运和金国史迹的保存。
当金如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他就私下编撰了一部《壬辰杂编》。金灭亡后,他抱着“国亡史兴,己所当任”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他拒不应聘作蒙古国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遗民身份和对故国的忠忱。但为了写金史,又不得不与出仕蒙古国的中上层官员相周旋,以便取得他们的协助和必要的资料;也正因如此,而引起许多人对他的不谅解,“百谤百骂,嬉笑姗侮,上累祖弥,下辱子孙”。为了完成自己修金史的宏愿,元好问忍辱负重20多年,直到去世,并为修金史,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了一座“野史亭”,作为存放有关资料和编辑写作的地方。多年的奔波,他积累了相当多的金朝君臣遗言往行的资料上百万字,后称“金源君臣言行录”。
他抱着“以诗存史”的目的,编成《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于蒙古国的诗人词客、包括金朝两位皇帝及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诗词2116首(其中诗2001首,词115首),而且为每位作者共250余人写了小传,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空白。
《金史·艺文传》就是以它为蓝本写成的,后来《全金诗》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同时,《中州集》也为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可惜,正当他满怀信心地说只需破费三数月功夫,查阅抄录了《金实录》上的有关内容,即可着手《金史》的著述时,他的一个朋友却从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万户、汉军首领张柔处见到金实录,以致功亏一篑,使他抱恨以殁。元好问生前虽然未能实现自己修成金史的愿望,但他所收集的这些资料,却为元代修宋、辽、金史,以至明朝修元史,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为修金史奠定了基础。元好问尊重史实,不阿时俗,秉笔直书,所以后代学者一致认为,《金史》与元好问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总目》称“多本其所著”。元好问这种国亡修史的作法,也为后人所仿效。如明朝遗老万斯同拒绝应清政府的博学宏词科的征召,也坚决不要清朝给的七品俸的纂修官官衔,却以“布衣”参与修《明史》。民国三年(1914年)创清史馆,也有不少清朝遗老为报故主来参与《清史稿》的编撰。
政绩
元好问当过中央和地方官,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民生疾苦,以至于政治声誉非常高。他罢职镇平县令,时元宵佳节,百姓对他恋恋不会,敬酒惜别。在内乡县令任上时,他“劳抚流亡,边境宁谧”,所以当他因母亲去世,按照传统礼制为其母亲罢官守孝3年“丁内艰”时,“吏民怀之”赞许他:“元好问劳抚流亡,循史也,不当徒以诗人自之”。他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人民争得减3年赋税,发展生产,使人民有休养复苏之望。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元好问十分重视和努力保护人才,喜欢奖掖后进。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初,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54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王鹗、杨奂、张德辉、高鸣、李治、刘祁、杜仁杰、张仲经、商挺等,请来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而经他教育或指授出来的文坛名手如郝经、王恽、许楫、王思廉、孟琪、徐琰、郝继先、阎复等多人。尤其是他保护和教育白朴的故事一直传为文坛佳话。白朴之所以后来能元曲四大家成为之一,为白朴的《天籁集》作序的王博文认为,这与元好问的教导分不开:“遗山之后,乐府名家者何人?残元曲四大家膏剩馥,化为神奇,亦于太素(白朴字)集中见之矣。然则继遗山者,不属太素而奚属哉!”
家庭背景
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其祖先又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祖元谊,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官忻州神武(虎)军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又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
游学四方
金章宗明昌元年七月八日(1190年8月10日),元好问诞生在忻州农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士大夫家庭里。由于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元好问的兄弟有三个,他又是第三。根于中国传统,他的叔父元格(后元好问称他为陇城府君)在他生后七个月时,就把他当做过继儿子,随即把他带到掖县县令任上。
据记载,元好问天资聪明,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童”。十一岁时,元格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十四岁时,元好问又师从陵川人郝晋卿,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到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去陵川县令之职,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他仍继续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十九岁完成学业,才带全家离开陵川。
科场受挫
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由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识免乡试”,他直接到并州参加府试,但榜上无名。此后在泰和八年(1208年)十九岁时,他又到长安参加府试,但这次又未中。
元好问二十一岁时返回故里,在离祠堂几十里外的定襄遗山读书,故而自号“遗山山人”。两年之后,蒙古大军突袭秀容,屠城十万余众,其兄元好古丧生。为避兵祸,元好问举家迁往河南福昌,后转徙登封。
卫绍王崇庆元年(1212年),元好问又到中都(今北京)第三次参加考试,仍未考中。这年正月,金朝三十万大军被蒙古击败,蒙古已逼近中都,路途的坎坷、国家的危机,加上考试的失败,使他的情绪非常低沉忧虑。
贞佑二年(1214年),蒙古兵围攻、金兵节节败退,金宣宗仓皇迁都南京,元好问于这年夏天赴汴京,准备将于秋天举行的考试。虽然考试又一次失败,但他却通过应试汴梁,得以与朝中名人、权要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交接结好,诗歌创作极丰。其中《箕山》、《元鲁县琴台》等篇,深得时任礼部尚书的赵秉文赞赏,其文名震京师,被誉为“元才子”。但不久由于蒙古兵围攻,元好问不得不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下来。贞佑五年(1217年),二十八岁的元好问又赴京赶考,仍未成功。
坎坷仕途
兴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又过了三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这次宏词科登第后,元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但生活颇为清苦。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岁的元好问因不满冷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
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不久其母张氏身故,其长子出生,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应邓州帅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邓州帅投降,元好问借机辞去幕府。
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国亡被囚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围开封,元好问在围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其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
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金亡后,元好问随金朝大批官员被俘,并被押往山东聊城看管两年,后居住冠氏县。元好问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等地,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和行动较为自由。
这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
晚年生活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秋,因其诗文名气颇大,耶律楚材倾心接纳元好问。可五十岁的元好问已无意出仕为官,其年重回老家,隐居故里,并交友游历,潜心编纂著述。元宪宗七年九月四日(1257年10月12日),元好问在获鹿寓舍逝世,享年六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