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mò)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nǐ)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参考资料:
1、淼译注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03-105页
2、毕桂发主编.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曲赋全编下册[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07,第1144页
3、唐圭璋选编,钟振振注释.唐圭璋推荐唐宋词[M].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08,第15-16页
4、张梦机著.词律探原[M].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1月,第226页[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80页
5、郁贤皓主编,郁贤皓本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隋唐五代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6月,第388页6、(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20-121页
7、钟尚钧,马大品,黄为之.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43页8、(唐)温庭筠(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20-121页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野外的道路。陌上,道路之上。年少:即“少年”,小伙子,青年人。足:程度副词,很,非常。风流:风度潇洒,举止飘逸,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足风流:犹云十分风流,够气派、潇洒,够俊俏、多情的。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拟:是定、准、必的意思,与“打算”的用法不尽相同,打算,想要。与:给,这个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将身嫁与,把自己嫁给他。休:此处指心愿得遂后的罢休,喜悦,欢乐。一生休,一辈子就这样罢了,意思是一生就满足了,这一辈子也就算了,意谓一生有了依托,一生满足。纵:纵然,即便。弃:抛弃,弃置。不能羞:意谓不会感到害羞后悔,即也不在乎。
这首词不掩饰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热情,迫切要求恋爱自由。词意质朴大胆,很近民歌。
此词开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来原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文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试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节,草木之萌发,昆虫之起蛰,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及跃动从而可知。而春游所见之万紫千红莺飞蝶舞之景象也就从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其感染触发之密切乃竟有及身满头之情势矣。
“吹”字虽有花片被风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却并没有花落春归的哀感,而却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也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首二句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于是下面才一泻而出毫无假借地写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个上六下三的九字长句,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
韦庄这首小词虽不必有儒家之修养与楚骚之忠爱的用心,然而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却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层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
译文
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注释
题解:《思帝乡》又名《万斯年曲》,本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单调三十三至三十六字,平韵。此调金奁集载温庭筠韦庄词,注越调(无射商)。该篇押用同一部平韵,韵脚分别是“游”、“头”、“流”、“休”、“羞”。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野外的道路。陌上,道路之上。年少:即“少年”,小伙子,青年人。
足:程度副词,很,非常。风流:风度潇洒,举止飘逸,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足风流,犹云十分风流,够气派、潇洒,够俊俏、多情的。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拟:是定、准、必的意思,与“打算”的用法不尽相同,打算,想要。与:给,这个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将身嫁与,把自己嫁给他。
休:此处指心愿得遂后的罢休,喜悦,欢乐。一生休,一辈子就这样罢了,意思是一生就满足了,这一辈子也就算了,意谓一生有了依托,一生满足。
纵:纵然,即便。弃:抛弃,弃置。不能羞:意谓不会感到害羞后悔,即也不在乎。“纵被”二句,即使被他无情无义地休弃了,也不后悔 。
参考资料:
1、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03-105页
2、毕桂发主编.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曲赋全编 下册[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07,第1144页
3、唐圭璋选编,钟振振注释.唐圭璋推荐唐宋词[M].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08,第15-16页
4、张梦机著.词律探原[M].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1月,第226页[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80页
5、郁贤皓主编,郁贤皓本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三卷 隋唐五代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6月,第388页
6、(五代后蜀)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20-121页
7、钟尚钧,马大品,黄为之.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43页
8、(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20-121页
韦庄身经黄巢之乱,转徙流离,后虽卜居成都(后蜀),官至宰辅,而俯仰今昔,不能无慨于中;《古今词话》称韦庄有一个宠爱的姬妾被王建假托教导宫女召入宫而终未放回,韦词牵涉此事者甚多;这首词调寄《思帝乡》,当是韦庄“托为绮词”的思唐之作。
参考资料:
1、款款编著.词三百:学苑出版社,1995:12页
2、初大告译.中华隽词101首[M].新世界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3页
3、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 第二节 浓妆淡抹与粗服乱头——温庭筠·韦庄·李煜.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第275页
4、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 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5、(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56页
6、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 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页
7、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 第二节 浓妆淡抹与粗服乱头——温庭筠·韦庄·李煜.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第277页
8、黄士吉.中国古代文学 上册.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229页
9、龙榆生撰.中国韵文史 下篇 第五章 令词在西蜀之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第79-80页
这首词不掩饰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热情,迫切要求恋爱自由。词意质朴大胆,很近民歌。
此词开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来原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文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试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节,草木之萌发,昆虫之起蛰,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及跃动从而可知。而春游所见之万紫千红莺飞蝶舞之景象也就从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其感染触发之密切乃竟有及身满头之情势矣。
“吹”字虽有花片被风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却并没有花落春归的哀感,而却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也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首二句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于是下面才一泻而出毫无假借地写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个上六下三的九字长句,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
韦庄这首小词虽不必有儒家之修养与楚骚之忠爱的用心,然而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却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层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
猜你喜欢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héng)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参考资料:
1、杨忠.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7-19.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luán)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ráng),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参考资料:
1、吕美生评注,情诗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06,第91页
2、肖笃宋选编,唐宋词三百首(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42页
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团圞:团圆。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劈:剖开。桃穰:桃核。仁儿: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红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离人的眼里却是贮满了忧伤,令人见之落泪。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内容而言,下阕为上阕之顺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中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着还比较虚幻,词中的情绪基调也是一种充满残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阕中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一语双关,看似百无聊赖的行为,正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尽管花阡两朵,一“墙”相隔,但相爱的人儿终将冲破阻碍,喜结连理。整首词写得情致深长,淋漓沉至。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千万朵花儿窜上枝头,将枝头披满红霞。美人伫立在香车上,收卷画帘的罗袖,摇曳着心底相思的牵挂。回头与人闲语的时候,只见凤钗金篦斜斜地簪住浓发。莫非她的爱人也做了阮郎,春光逝尽却还不归家。
参考资料:
1、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1
2、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85-86
3、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69-70
惟有阮(ruǎn)郎春尽、不归家。思帝乡:又名“万斯年曲”,原唐教坊曲,温庭筠始创为词调。此词单调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韵,第一、二、四、六、七句押韵。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罗袖:罗衫之袖。此处代指闺中人。卓香车:站在散发芬芳的车上。卓,站立。香车,古代车乘求其精美,常用优质木材造成,饰以珠玉,涂以香料。战篦:装饰在女子头上微微颤动篦子。战,摇晃,颤动。篦,篦子,篦梳,梳头的工具,比梳子齿更密,亦可做头饰。阮郎:泛指心爱的男子。此处借指远游未归之人。归家:一作“还家”。
这首词以春景起兴,写女子对丈夫的眷恋之情。开头“花花”二句首先渲染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春光烂熳,百花盛开,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铺垫。“罗袖”二句,写女主人公出场,她穿着罗衣,面对画帘,思念情人肠欲断。由春日美景转到相思之情的描写,其中“肠断”二字把景与情的和谐气氛打破,乐景哀情相映,情更哀。“卓香车”,是说女子于画帘之内,伤怀已极,故立车遣愁。
后四句摄取对话的特写镜头:回头闲聊,神态绰约。“回面”二句写女主人公坐在车上与街上的熟人说话,这是女子掩饰自己情感的举动,看似平静,实为她在排遣自己“肠断”的心情。结句写女主人公因烦闷而向人诉说丈夫“不归家”,很有情趣。女子之言实为衷曲,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说明她“肠断”的原由。这里借用刘晨、阮肇典故,意指情人久出未归。一个“惟”字,表现出女子对爱的专一和执着。
全词围绕“断肠”写人,时而绘景,时而动作与心情俱见,时而将心情隐于动作之中,时而又把心情寄之于话语之内,运笔多变,将人的内在心曲揭示无遗,极富神韵。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sū)地,微行曳(yè)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为什么呀为什么?越是消愁愁更多!终日徘徊在水堂帘下,把一双愁眉紧锁。
六幅的长裙拖曳在池边,缓缓的脚步荡起水上碧波。看着那满池的疏雨,正无情打着圆圆的嫩荷。
参考资料:
1、钱国莲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88.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579-580.
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82-183.
如何:为何,为什么。遣情:排遣情怀。遣,排遣。永日:整天。水晶帘:用水晶制成的帘子,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晶,一作“堂”。敛羞蛾:意谓紧皱眉头。
人们在生活中,总不免会遇到悲痛伤心的事。有时愈是企图甩掉它,忘记它,却愈是不可能的,情思萦绕,不能自已。此时此刻,耳闻目睹,触处生愁,令人更增悲伤。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多情女子因失意而产生的寂寞与怅惘。
女主人公一开头就用二个字的短句自问,语意斩截而警醒。接着是自答:“遣情情更多”。问,问得突兀;答,答得坦诚。一心想排遣内心的情味,而这种情味却越发增添许多。语句是明明白白的,语意是含蓄无穷的。词有“词眼”,这一句就是此词的“眼”,相思、忧愁、离恨,一切的一切,都由这句传达;开头、中间、结尾,全篇都由这句绾联。此前未知多少事,尽在多情答问中。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亦曾唱出过“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样深沉的相思曲。
如果说上两句写的是内心的种种矛盾纠葛,那么,三、四两句写的就是外在的终日不展愁眉。永日,点明时间难捱日之长。从后面的“疏雨打团荷”来看,时令似乎是在夏季,而夏季是昼长夜短,但这里有意用“永日”,既含有“整天”的意思,也含有因相思难遣日更长的意味。这种写法,既强化了相思情,又深化了相思意,作者匠心可见。水晶帘,以富贵气的装饰写出少女的深闺秀阁。看来,这位少女雍容华贵,生活上是富裕的。但是,物质上的丰腴是不能掩盖得了精神上的空虚的。“敛羞峨”传达的正是这么一种形象:情窦初开最含羞的少女虽则美艳动人,但一个“敛”字,就写尽了她那满怀的忧思愁绪。“六幅”两句,工笔细描,极写服饰的华美与步姿的轻盈。王昌龄《采莲曲》的“荷叶罗裙一色裁”之句可资参证。曳碧波,描画少女行步时的习惯姿态,是双手拉着自己的裙子,缓缓走过,衣随人动,看上去仿佛晃动着阵阵清波。作者笔下的少女俨然青青年少,翩翩风韵,但惟其如此,上文“遣情情更多”一句才更能感染读者,也更能打动人们的心灵。
最后两句,归结全篇,又回应开头。看尽,其实是百无聊赖的同义语,只有内心烦闷,无所事事的人,才有可能不惮枯燥,看遍池塘,用以消磨迟迟难过的时光。“满池”、“疏雨”,正反相间,自成机趣。打团荷,重在一个“团”字,荷叶如钱,团团池水面,而且映衬着夏日疏雨,雨成涟漪荷成团,人间反而未团圆,可谓“物态有意,人际无情”。词以“遣情”开端,以“情更多”作结,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不由人不为之掩卷太息。
此词紧紧围绕“遣情”两字展开。遣情,遣不了,反而“情更多”了。“永日”沉浸在痛苦中,不能摆脱。但她想竭力摆脱它,于是出外散步。结果触景伤情,在心中引起更大的伤感。一曲小词一波三折,跌宕生姿,将女子感情的起伏变化,曲曲传出。清陈廷焯评孙光宪词“气骨甚遒”,然“少闲婉之致”(《白雨斋词话》),而此词运其请健之笔,表现深婉之情,显豁而又含蓄,直快而又婉曲,在孙词中别开生面。
云髻(jì)坠(zhuì),凤钗(chāi)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qī)。
翡(fěi)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如云发髻飘坠,凤钗在耳边低垂,浑身无力慵懒地斜倚在枕上。
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参考资料:
1、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
2、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431页
3、钟尚钧马大品黄为之责任编辑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642-643页4、(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
5、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98页
6、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460页7、(唐)韦荘.韦荘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8页8、(唐)温庭筠(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
9、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3-624页10、李淼译注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坠:一作堕。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依依:留恋不舍。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这首词写女子相思难眠。开头两句写明主人公髻偏、钗垂,无力凭枕的情思。已暗示了她心思重重。“翡翠”二句是写女子在漏长更深、月落屏暗之时,整夜辗转难眠的苦况。最后两句,说出事由。“说尽”二字,直贯而下,谓其恋恋不忘,两心至死不渝。
词的风格表现为清丽疏淡,是民间词的拟作,写的是闺情,以女子口吻出之,情感显得十分真挚。神韵格调迫近民歌,感情热烈、真挚,率真抒情,很明显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像元人散曲。
韦庄所作《思帝乡》共2首,在体式上略有变化,所写内容则大致相近,前一首词咏闺情,抒写相思的情怀,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开头四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妆饰与情态:髻坠,钗垂,困乏无力,倚枕而卧,暗示出人物的孤寂与慵懒;“翡翠”二句,着意渲染长夜寂寂的环境气氛,用以衬托人物辗转不眠整夜;末尾两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追求。
此词写闺妇相思愁情,词中写女子孤寂无奈情态形象鲜明,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调寄《思帝乡》,当是思唐之作,而托为绮词。身既相蜀,焉能求谅于故君?结句言此心终不忘唐,犹李陵降胡,未能忘汉也。”认为此词是以绮词表象掩盖的思唐之作的这种托寓说法,固然有穿凿附会的嫌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韦庄此词抒情真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