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况鮀非是佞,莒仆未为凶。
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断无麟在薮,独有鼠穿墉。
千古谁俦匹,依稀似敬宗。
猜你喜欢
一抨初骇听,双泪谩求哀。
极口诬贤者,甘心誉彼哉。
早知豺不食,安用鸩为媒。
试问高阳里,迎车几两来。
穿凿彊挥麈,跳梁勇执弓。
矫诬天亦怒,驱逐国为空。
笑里刀常有,盟边甲已衷。
拾遗端可拜,诛佞笔生风。
外观殊伟岸,内禀极憸柔。
欲取汉清议,尽投唐浊流。
鬼车鸣甚恶,猛虎死方羞。
芳臭须臾判,哀哉不善谋。
寒泓不到十余年,老眼重看意惘然。
漱裂苍崖王龙口,堕成清镜雪花天。
须烦佛界三昧手,拈出茶经第二泉。
珍重赞公惊久别,且谈诗句未谈禅。
恩华浩荡纵长游,一牒南从楚国投。世事未能容我料,风波不足使人愁。
漫消惠饭须佳句,先说潮阳尚远舟。廊庙江湖俱宦达,天涯持酒看云流。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插棘(jí)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lián)漪(yī)。
清风掠(lüè)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tuò)时闻声簌(sù)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diàn)仍教到处随。
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
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插棘编篱:即用荆棘编成篱笆。指开始种竹时的情况。棘,有刺的草木。寒碧:苍翠。寒,清冷,竹叶给人有清凉之感,故称寒碧。涟漪:细小的水波。
掠地:卷地;从地上刮来。秋:清凉。赤日:夏天的太阳。午:中午。
箨:竹类躯干上生出的叶,俗称“笋壳。”竹竿生长过程中逐步脱落,称为“解箨”。簌簌:象声词,此形容笋壳脱落时的声音。放梢:竹梢生长伸展。梢,枝头末端。离离:茂盛的样子。此指枝繁叶茂。
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诗的形象性很重要,咏物诗更是如此。一株树,一竿竹,一朵花,看起来是静止的东西,比较平常,但有才华的诗人,通过艺术的语言,从各个侧面,以恰当的描画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就会把景物写活,从而“静止”的东西也会变得栩栩如生。陆游这首咏竹诗,正是以“多侧面”的形象性描写,赋予“东湖新竹”以生命。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一连五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第二句“寒碧映涟漪”,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涟漪”,互相呼应,都有“冷”、“凉”的含意。第三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准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光”来反映它的绿荫萋萋、一片苍翠的景象。五六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最后两句抒情,写作者对竹林的爱慕和想望,希望“官闲”是经常到此“枕簟”。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诗意也就更加清新传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