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村獠席地睡,咍噎唤不知。
老夫将北面,渠莫是希夷。
猜你喜欢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yáo)。
似此星辰(chén)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xiāo)。
缠(chán)绵思尽抽残茧(jiǎn),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本站。
银汉红墙: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
思,丝。心,芯。皆双关语。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青山峨峨自太古,中有物外真仙人。一朝不随舜花昼,千载要见蟠桃春。
初平入山羊作队,丁令还家鹤语神。自今好觅麻姑去,看到沧海飞黄尘。
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暗香惹步涧花发,晚景逼檐溪鸟回。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山来。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岳镇巍峨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旅夜百忧煎病骨,坐看尘掩匣中力。残镫耿耿客无赖,落月茫茫鸡乱号。
隔岁河流决瓠子,几时战伐息临洮。淮阳一卧惊春至,种种羞将短发搔。
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
关河犹未息风尘,孤负春来绿草茵。
莫报淮南近消息,题诗且慰白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