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团团青盖小,拂拂御袍黄。
翠叶凌霜秀,繁英浥露香。
浮觞追北牖,饮水记南阳。
采采东篱下,行歌对草堂。
猜你喜欢
嫩萼犹封绿,繁英已醉黄。
雨余三径晚,秋到一枝香。
滴滴盈朝露,晖晖映夕阳。
何妨浮玉斚,共醉木兰堂。
白云窝,樵童斟酒牧童歌。醉时林下和衣卧,半世磨陀。富和贫争甚么?自
有闲功课,共野叟闲吟和。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白云窝,闲赊村酒杖藜拖。乐天知命随缘过,尽自婆娑。任风涛万丈波,难
著莫,醉里乾坤大。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白云窝,浮云富贵待如何?闲时膝上横琴坐,半世磨陀。待为□□甚么,无
著莫,把世事都参破。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白云窝,天边乌兔似飞梭。安贫守己窝中坐,尽自磨陀。教顽童做过活,到
大来无灾祸。园中瓜里,门外田禾。
白云窝,守著个知音知律俏奴哥。醉时鸳帐同衾卧,两意谐和。尽今生我共
他,有句话闲提破。花前对饮,月下高歌。
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留春无计恋春长,春自飘零我自伤。愤欲驱涛乘白马,忍教历劫比红羊。
落花黯黯遭风妒,飞絮蓬蓬着雨僵。此是青天留缺陷,难将公案判情场。
关塞二千里,兵戈五六年。日输闽地粟,秋待直沽船。
奉使须经海,逢人更问燕。中原消息断,回首意茫然。
绝巅岁晚无人到,但见山风激岭泷。
高花恍如珠照乘,深葩还似宝迷邦。
巢居公未甘枯槁,鼎实朝方起硕厖。
诗在简斋和靖里,追攀真以寸筳撞。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yáo)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qiǎn)使问平安,几时鸾(luán)辂(lù)还?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参考资料:
1、杨恩成.宋词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2:370-371页
2、王筱芸.注音注解今释插图宋词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2.08:370页
江南江北:长江南北,这里泛指下雪的地方。易水:水名,源出河北易县,此指沦陷区。同云:即彤云,下雪前的阴云。三关: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柴荣征辽,收复益津关、淤口关、瓦桥关等。这。三关”均在今河北境易水一带。后都为金所占,是北伐必经之地。
遣使报平安:宋高宗不希望二帝还朝,但为掩人耳目,于建炎三年(1129)、绍兴二年(1132)和绍兴四年(1134)多次分别派洪皓、潘致尧、章谊等人为大金通问使、军前通问使、金国通问使,频频探问徽、钦二帝,以逃避人民的指责。当词人写此词时,徽宗已被囚死。鸾辂:天子乘坐的车,这里借代指徽、钦二帝和帝后。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易水”源出河北,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增添悲愤之感。“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是词人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
下阕抒情,“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表达了词人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天可老”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海能翻”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诗意。词人用这些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来说明让自己忘却国耻家仇的不可能。即便是“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除对金人的仇恨,以极夸张的比譬反衬自己的创巨痛深。“频闻潜使问平安”,明明是天翻地覆亦难消除的深仇大恨,朝廷所作的竟然只是遣使问候这样轻飘飘的表面文章,两相对照,令词人黯然神伤,悲愤莫名。“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