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飘泊图来,富有情韵。(陶先淮)
猜你喜欢
新月羞光影庭树。窗外芭蕉,数点黄昏雨。何事秋来无意绪。玉容寂寞双眉聚。一点银釭扃绣户。莎砌寒蛩,历历啼声苦。孤枕夜长君信否。披衣颙坐魂飞去。
一岁光阴寒共暑。一日光阴,只个朝还暮。有物分明能唤寤。晚钟晨角君听取。扰扰胶胶劳百虑。究竟思量,没个相干处。只有一般携得去。世人唤作闲家具。
门外飞花风约住。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莫道春光难揽取。少陵辨得寻花句。
碧瓦笼晴烟雾绕。水殿西偏,小立闻啼鸟。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道骨不凡江瘴晓。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爆暖酿寒空杳杳。江城画角催残照。
一点灵明潜启悟。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四海八荒惟独步。不空不有谁能睹。瞬目扬眉全体露。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万劫轮回遭一遇。
范蠡张良当日悟。得宠还惊,防患寻归路。若恋功名尖险处。
如何却得蓬庄住。
或问扶风缘甚去。京兆风仙,远远亲来度。便觉灵明常有主。
从今直入长生户。
禀性清闲归寂寂。占得风程,云水长游历。搜出明珠频洗涤。更将霞彩重开剔。任坐任行还在觌。静里亲知,有个相寻觅。每每遭逢金露滴。
逃暑绳床聊慰兴。翠箨森森,几处花阴衬。萱草池塘人不问。绿荷暗窃薰风信。懒把霜纨嫌力困。沉李嚼冰,煮茗清泉近。裸袒襟怀无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