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径无人鸟篆沙,杖藜间看摘新茶。
锦级委地笋翻箨,黄玉满林松带花。
猜你喜欢
古岸通新屐,西风倚望间。白云黄叶寺,秋色夕阳山。
野菊如人瘦,沙鸥共我间。朗吟独归去,流水掩柴关。
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
白莲桥下暂停舟,垂柳阴阴拂水流。
舞榭歌楼俱寂寞,满天梅雨过苏州。
枿(niè)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bō)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本站。
枿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青云红旆拥金鞍,过郢毋辞春雪寒。此去长安真自近,方知蜀道不为难。
西川惯领中书印,掌武初辞柱后冠。多少筹边楼上策,汉庭先已缚呼韩。
厌见人境喧,清游忆灵越。东南千万山,浮青满寥泬。
从来鉴中景,形胜人间绝。月湛换鹅溪,云起藏书穴。
客子若飘蓬,遽与故人别。尺素未及通,芳草已云歇。
所悲行路难,俯仰损名节。鸣雁欲东飞,寄语谢明月。
竹声萧飒雨声催,惊破幽人午梦回。拂袖香风木樨放,映窗金色菊花开。
海天已滞三秋后,乡信难逢一雁来。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