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草满池塘霜送梅,林疏野色近楼台。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流午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猜你喜欢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guǒ)尸还。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本站。
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拼将热血洒疆场”,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落寞天涯客。避烽烟、东皋小住,自伤萍迹。故国迢迢千里远,憔悴低飞倦翮。
回首处、流光虚掷。漫说黄金堪作屋,耐立锥无地乾坤窄。
顾稚弱,怅巾帼。
尘沙扑面何由拭。望前途、茫茫身世,不胜凄恻。惟有高怀知拙计,稳护一枝栖息。
劳雅意、殷勤培植。我欲报公难以报,只毕生、感佩存胸臆。
吟短句,藉松墨。
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弹泪湿流光。闷倚回廊。屏间金鸭袅馀香。有限青春无限事,不要思量。
只是软心肠。蓦地悲伤。别时言语总荒唐。寒食清明都过了。
难道端阳。
云朔南陲,全赵幕府,河山襟带名藩。有朱楼缥缈,千雉回旋。
云度飞狐绝险,天围紫塞高寒。吊兴亡遗迹,咫尺西陵,烟树苍然。
时移事改,极目伤心,不堪独倚危阑。惟是年年飞燕,霜雪知还。
楼上四时长好,人生一世谁閒。故人有酒,一尊高兴,不减东山。
白草蒙荒烟,江南似江北。游子无故乡,去住总为客。
平生不如意,江阔见面窄。相逢酒一杯,意气感知识。
锺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白醪幸余沥,黄卷漫相对。
饥吟非吾病,疾走老所戒。
焦先近不远,蜗舍闻尚在。
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