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今求多闻,取士到蓬荜。时时得新语,谁谓山县僻。
昨日拜御史,今日除谏官。立朝无负汉恩厚,论事不妨晁氏安。
台省诸公登衮衮,闭门熟睡黄绸稳。
猜你喜欢
纷纷天下事,翻覆良难期。
不知窈冥中,主张者云谁。
工拙判两涂,人谋岂容施。
得非欲平治,机缄遂潜移。
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
毋嫌滞一州,民实邦之基。
乡来番江头,亲见国子师。
德行渊与骞,千载如同时。
斯人使临民,儿不赖母慈。
人言致泰和,须索登臯夔。
位崇泽斯均,否则失所宜。
天乎傥人从,何时可臻兹。
十尺嵬峨岳降神,当年横槊徇边尘。中原万姓遮留日,绝徼全师恸哭晨。
阴雨旌旗朝上帝,春风笳鼓酹游人。凄凉大树英灵在,尽拱南枝向北辰。
九逵初旭满辎軿,寒食东风二月天。
陌上垫巾谁傲睨,江边解佩自婵娟。
新粧几处登墙见,深醉何人籍草眠。
豪侠追欢殊未足,归蹄躞蹀夕阳前。
起家荣宦路,纪墓重乡闾。忍见交亲语,应求耆彦书。
成名常自美,遗范久何如。东阜田园在,西山县郭虚。
九载光阴俯仰间,百年人世几悲欢。竹楼梦断伤春晚,云壑书来喜岁寒。
别久更怜诗笔健,愁多须放酒杯宽。相望江北江南路,柳絮随风又作团。
驱车吴趋市,被服一何妍。叩阍怀敝刺,云是李青莲。
家住齐东里,裔自陇西传。观道汶泗上,探奇泰岱间。
举手扪星汉,蹑足凌云烟。昔拜符玺郎,侍从清华班。
姱行遭时妒,修名为世牵。一麾佐宣守,理案有馀闲。
试问长江练,日对谢公悬。倾盖惠良觌,振袖发瑶编。
莹如夜光俪,粲若春葩鲜。且勿出关去,邀君著五千。
横看成岭侧(cè)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yuán)身在此山中。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参考资料:
1、金菊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1-13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