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农沙子步,附保水西乡。隐几江天远,开门佛土香。
时情荒径草,野色淡渔梁。欲纵高秋目,东偏短作墙。
猜你喜欢
久雨浑无节,重云凝不收。朔风吹瓮牖,寒色透貂裘。
幸不妨农务,何堪助客愁。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戚戚岐路感,伥伥他乡愁。故园盛寇盗,安居渺难求。
先人敝庐在,卜筑违林邱。风捲屋上茅,摇落当深秋。
有如失林鸟,哀鸣声啁啾。输君决归计,早返澄江舟。
松菊尚无恙,琴尊堪忘忧。桂花散如霰,高卧山之幽。
露桃风柳两依依,画在丹青亦自奇。若在墙头并驿畔,过春都是折残枝。
斤妙斩如神,源深汲愈新。
岱宗疑有趾,海若忽无津。
传远须公等,鑽坚尽此身。
平生师友意,非为雨中巾。
风景秋来满习园,登临此日共金尊。黄花烂熳摇晴苑,锦树参差照暮村。
野鸟知迎仙閤旆,都人喜识相公轩。清时密勿多无事,合有新诗纪圣恩。
翳(yì)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xīn)。
静听江叟(sǒu)语,尽是厌兵人。
许多乔木遮住西下的夕阳,我系住行船取来一捆柴薪。
静听那江边上老翁的谈话,原来都是厌恶战争的人们。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4-105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80-281
翳:荫蔽。乔木:高树。维:系住。束薪:一捆柴薪。
江叟:江边老翁。厌兵:厌恶战争。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开始塑造了凄寂悲苦的意境,描写了诗人自己的活动。在乔木遮住了西下夕阳的时刻,诗人系住行船,取来了一束柴薪。这就使三、四句的描写有了着落—诗人停船之后自然听到了江边老翁的谈话,而江边老俞谈话的内容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厌兵”是江边老翁谈话的中心,也是诗人的现点,也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尽”字说明人们(包括诗人自己)“厌兵”的程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
在表现艺术上,诗人直接出场,录其所闻;结句含意比较外露,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由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