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利交势相营,义交气相得。千岁若旦暮,万里犹咫尺。
昔我相闻声,但嫌未相识。今我相同游,又恨莫相益。
同时复同道,同官又同籍。平生重结交,然诺亦自惜。
子为太守丞,我为里中客。虽复戒疏数,不应事形迹。
猜你喜欢
仁宅居郊秀,儒科载世清。致君才列寺,教子亦专城。
宠数垂车佚,恩封进秩荣。逢辰俱动色,厚夜失吞声。
宿昔梦龙门,兹晨越三峡。湍雷翻水花,林风坠霜叶。
行人与飞鸟,邂逅忽相接。寺门苍崖削,松台紫云叠。
我欲穷源泉,于兹将远涉。所恐触潜虬,俯视为气慑。
白云渺何许,目断楚江天。悲风大河南北,跋涉几山川。手线征衫尘暗,雁足帛书天阔,恨入短长篇。青镜晓慵看,华发早盈颠。叹流光,真逝水,自堪怜。明年屈指半百,勋业愧前贤。霄汉骖鸾无梦,桑梓归耕有计,醉且付高眠。寄谢鹿门老,待我共谈元。
明月不照夕,灯火乱星球。一片娇波沈碧,短艇小虹桥。
夜久阑干倚遍,安得铜琵铁板,水调唱歌头。切切小弦语,欸乃一声遥。
空俛仰,廿年事,一浮沤。堤柳多应相识,涴地不禁秋。
远忆苏翁菜圃,聊拥卧龙尘榻,不是宝钗楼。丹灶起无地,长揖谢浮邱。
八月秋高露气凉,悲时感物倍思乡。白头倦值文渊阁,清梦频归学士庄。
椰壳脂凝将减水,榔胎子出正分房。尚方珍馔经尝遍,却忆家林野味长。
苦笋穿苔破出封,摇风弄月碧玲珑。昨宵偶掘行鞭看,多少泥中掘杀侬。
睡海棠(táng),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ní)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lù)山,怎知蜀道难!
杨贵妃酣睡初醒的神情仿佛是晚春的海棠花一般,唐明皇恨不得放在自己的手心里观赏把玩。那只《霓裳羽衣舞曲》便是中原最大的祸患,不是因为这个杨玉环,引起那位野心家安禄山的垂涎,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动乱?唐明皇也就不会知道蜀道有多么难。
参考资料:
1、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93-94
睡海棠:比喻杨贵妃。明皇:指唐玄宗。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传杨贵妃善舞此曲。玉环:杨贵妃字玉环。禄山:即安禄山。蜀道难:指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之事。
马嵬坡又名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缢死杨贵妃。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意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有人认为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此类话题的传统论见,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祸首是谁,“恨不得”一句已经透尽个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