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馀沙径净无泥,策杖何妨过竹溪。迎客野花随处发,劝沽幽鸟向人啼。
峰峦路转攀萝倦,楼观烟深望眼迷。疑是武陵仙地隔,坐来遐想旧桃蹊。
猜你喜欢
天风浩荡何处来,荆南府中好春酒。
我公此日盛宾佐,但饮无劳问升斗。
座中十万无下筹,乌帽朱衣马牛走。
好舞清歌如有神,翠烂金明各回首。
人生行乐须壮年,小人再拜为主寿。
满堂泪落起挽须,临馈三叹成郁纡。
干戈未定郡国破,乱臣贼何代无。
主忧臣辱坐感激,忍对花鸟调欢娱。
近闻士卒愿一战,猛气正倚风尘粗。
丈夫行事动千古,快意一饱非雄图。
又名:水调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猩毛意重鹅毛赠,老不中书一怅然。宜付削毫贫郑灼,政堪握笔晋僧虔。
判冥即合防抛失,瘗冢宁甘便弃捐。瓦研蓬窗吾臭味,秃翁相对且忘年。
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lòu)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yù),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shù)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xiàn)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yì),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与友人书
孤陋:片面、浅陋。觉:自觉。域:地方。资:盘缠。审:详细。审问:详细考究。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丘,即孔子。以:动词,和“如”“若”相同。勉:勤勉,努力。为学;做学问方:地方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犹当:还应当。济:有利。丘:孔子。
顾炎武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博学强记,耿介绝俗,以著作《日知录》驰名于世。
抗清失败后,顾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开,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殷实、深刻了。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崇尚“游谈无根”的理学情况,《与友人书》以“为学”为话题,发抒了独具个性的治学观。
文章的结构呈放射状。作者从为学者与自我、现实的学友、书本(实际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书中古人)、历史的“学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实际上是指对提升学者的学养有帮助的一切古人)的关系切入,精到地阐述了这四组关系中的心灵互动的重要性。他要求为学者做到博学审问(广泛涉猎,详细考究)、稽(与别人心灵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实际上指学会辨析,学会批判),使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作者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即“有济于天下”。为学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不进则退。这是为学者必须谨记的一条法则,圣人也不例外。
文中提倡的是一种注重“广博、渊深、实用”三位一体的治学观,辨证而深刻,实在而灵活。这不仅对当时的学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对现代的人们如何打造书香人生,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的。
密洒疏飘尽自由,通宵到晓未须休。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