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传万籁有喧寂,月入千波无浅深。应信此身非我有,窗间谁伴夜虫吟。
猜你喜欢
触处为家底是归,浮生南北未忘机。道人身似南枝鹊,更尽秋宵一再飞。
冉(rǎn)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xiè)登临处,茱(zhū)萸(yú)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yōng)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笼:笼罩。
雝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起了还眠,须知不是侬贪懒。银筝象板,听着惟长叹。
闻道新来,你也梳头慢。乌云散。不茶不饭。人瘦黄花绽。
老翁分社酒,匕箸小孩提。黄犊今堪驾,明年学把犁。
一雨三日水抹堤,南村北村云凄凄。
天公约束龙反穴,不忍嘉谷沈涂泥。
日光清薄潦未缩,起视又叹行云西。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
丰凶相乘若翻手,振救小缓辄噬脐。
穷阎腐儒不预此,且收芋栗宽儿啼。
正仗临轩万国来,汉仪周礼尽堪咍。
光浮云盖青龙转,香透椒花白兽开。
庆赐应时均亿兆,卜年从此数京垓。
群臣共感文明运,况是天言诫懋哉。
重阜何崔嵬,遥瞻北邙路。
旷野无人居,高低尽丘墓。
不知古与新,落落似棋布。
下有荒草丛,上有白杨树。
树顶啸鸱鸢,草根穴狐兔。
嗟哉昔为人,妻子相爱慕。
岂知易殂落,到此长另处。
天地虽好生,安能暂留驻。
夜台杳冥冥,千载竟不曙。
托身同草木,坐受蝼蚁蠹。
衣冠变成尘,精灵自相语。
亲戚不重过,他人岂能顾。
听我蒿里歌,年命如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