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
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
花间有酒可逃禅,客至忘吾还隐几。
便应诏登金马门,乐此徜徉聊复尔。
君王神圣相伊周,虎豹空山不可留。
招我白云二三子,弹冠径出从公游。
猜你喜欢
花阴柳榻常攲枕,月色侵门不下关。因讽君诗想佳景,夜凉依约梦魂间。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余始信闲。
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微风稍披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墨视澹忘虑,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於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海邦地僻少迎将,心逸身闲白昼长。剩欲哦诗追沈谢,不求名迹拟龚黄。
旋移松石成云壑,时引笙箫入醉乡。吏散帘垂公事毕,清风一榻傲羲皇。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邹(zōu)孟轲(kē)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xī)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gǔ)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suì)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zú)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本站。
舍:家。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处子:安顿儿子。乃:于是,就。嬉:游戏,玩耍。贾人:商贩。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徙:迁移。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徙居:搬家。及:等到。大儒:圣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揖:作揖。遂:最后。市:集市。居:家。卒:最终,终于。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学商人磨刀,如果没有这一段不成立下一段第三次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有美云间士,才名洛下传。逢时不得意,谪宦转悠然。
殊渥优文学,清阶谢纠缠。班行亦霄汉,官侣是神仙。
楼阁星辰丽,宫墙日月连。院桃红烂日,阙桧碧参天。
贾谊为王傅,阳城淑后贤。诸生攻诵法,六馆藉陶甄。
玉序金镛列,虚廊石鼓悬。雅音凄古调,奇字索遗镌。
刘向忧经术,杨雄困草玄。罗伤廷狱宅,座叹广文毡。
鲁璧藏书日,齐门鼓瑟年。青衿时涕泪,学士尽奔迁。
鹦鹉愁金络,麒麟耻玉鞭。客心千里雁,归兴五湖船。
上国同倾盖,长宵更接筵。彩云停翠管,白雪绕朱弦。
怅别燕台下,凄凉楚水边。海鸥终浩荡,天马自腾骞。
朋旧稀相见,江湖益可怜。因风问消息,尺素几时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