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寺在深山里,轩窗面面嘉。
画图看水石,僧供款茶瓜。
台蚁搬生饭,池鱼喷落花。
何人溪上住,竹林两三家。
猜你喜欢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5
2、萧涤非.杜甫研究(下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48
战哭:指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愁吟:哀吟。
回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瓢: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弃: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
愁坐:含忧默坐。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此诗一二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句中“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五、六句中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写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多少柴火,剩下来的是勉强照红的余火。这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炉中只存余热的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七、八句中,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756年)至二载(757年),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春月梁园处处花,武陵深处有人家。薜垣静锁轻烟细,石径潜通曲水斜。
雨过莓苔沾蜡屐,潮来鸥鹭狎浮沙。主人归隐重游地,漫引清樽赏物华。
雪残东阁未多时,又与春光暗有期。谁遣阳春随白雪,歌来应是郢人知。
自有幽芳对,无烦粲笑迎。清虚归眼界,那计幻沤生。
交游渐散酒人旁,谁复深情共醉乡。捧檄今为观察使,题诗曾忆尚书郎。
烟消砌雪寒逾白,骨老冈梅瘦转香。底事只今歌不得,长风吹送凤兮狂。
东南水患说姑苏,谁作飞梁锁太湖。馀势直从江海泄,奇功疑有鬼神扶。
疏林隐约渔村远,巨浸微茫钓艇孤。老我登临犹未远,临风嬴得一披图。
休休休歇歇,休休歇歇无分别。
千般要妙万般玄,只是教人各休歇。
既能休,复能歇,
一切情缘皆断绝。饥餐渴饮困时眠,
万死千生没交涉。古圣贤,
及明哲,一性绵绵周浩劫。
光明相照合真空,休歇之余更无别。
地狱种,作冤业,
六识炽然如火热。立我争人昧休歇,
甘受碎身并拔舌。休与歇,
真口诀,无愚无智无工拙。
从上师真只恁修,不遇知心谁肯泄。
休非休,歇非歇,
大用现前无扭捏。主张元化绝形踪,
囊括虚空超起灭。亦无休,
亦无歇,歇歇休休皆强说。
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轮皎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