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鬣何年溯北溟,相逢把臂话平生。故山路远难为别,上国才多易得名。
短褐风霜纫紫凤,长钩尘土结青萍。男儿一掬英雄泪,莫向西风恨不平。
猜你喜欢
人生南北如歧路,相逢自怜不早。倾盖班荆,分灯并壁,吟卷笔床茶灶。交情古道。怕催诏连翩,好风吹到。聚久别难,砌蛩那更碎怀抱。临行谁劝驻马,待将尘土事,妨我吟啸。小住虽佳,还堪就否,催得云帆缥缈。官梅正好。比前度孤山,剩开多少。两处心旌,倚楼同晚照。
一径梨花过雨沾,日华浮动碧丝帘。前轩插遍垂杨柳,看舞春风又画檐。
维北有深涧,其中贮幽泉。
兹泥不可滓,万境涵澄鲜。
老人挹其流,浊世相周旋。
清寒涤腴腻,八解不敢专。
我来宿招提,逾月从金仙。
解后涧濒老,笔力回百川。
参寥一以去,诗宗久无传。
阿师佩密印,绝后如光前。
禅房竹色静,秋深暑将阑。
双岩傥入梦,寄予白云篇。
云腻风娇柳絮抛。流莺初啭隔尊肴。可怜芳草恋平郊。
花影撩人身外世,天涯何处梦中舠。春痕依旧恨难搔。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shù)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lòu)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
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刁斗的残声里残星稀落,城头响起几声呜咽的号角,随着纷飞的大雪漫漫地飘散。
参考资料:
1、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0
2、钱国莲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86
3、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60-261
4、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00-101
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金甲:铁恺甲。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
画角:古乐器名,出自西羌,口细尾大,形如牛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后来军中多用以报昏晓,振士气。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乡思。紫塞与长安之间,隔千里兮共明月,对月怀人,千载同此情感,思极入梦,因有“梦长安”之语。牛峤是唐僖宗时的进士,他笔下的人物所梦的长安,当是实指,不是如后世之以长安代指京师。说是“梦长安”当兼思故土与念亲人,且当不止此一夕为然,所以下片便不接写梦中所见如何如何,不写比写出的容量更多。
下片仍是写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慢漫飞雪中乡关迷茫。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在愁人听来,真是如拉如诉。后来周邦彦《浪淘沙慢》过片的“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几勺,便从此出。唐末五代时期,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而词坛上最多追逐声色艳情之作。诚如陆游《跋花间集》所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上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战!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牛峤虽属花间派,在香艳的词作之外,还能将创作的视野由花间樽前扩展到边来戍楼,写出反映征人离愁之苦的作品,是很难得的。
这首词所写的边塞乡愁,从其情调上看,更接近中唐李益的边塞七绝。它们所表现的悲凉、凄冷的情韵、气氛,正是日益衰败的悲剧时代的新反映。牛峤以紫塞戍楼、中天皓月、飞雪漫漫等景物寄情,使得这首小词的境界显得阔大、雄浑,因此,虽悲凉而不绝望,虽凄冷而含有对温情、幸福的期待。
残编一读一伤神,千古西山有替身。忍饿著书老作手,辞家逃世旧遗民。
坚持名节酬君国,甘守饥寒鍊苦辛。更有宁都魏叔子,白头相对共沾巾。
楼下无心卧许公,求田已约暮年同。
诗来正值花如雪,心事春风浩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