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雁山门户此中入,南北两峰相对尖。我与林泉有盟约,问师觅取一峰潜。
猜你喜欢
暖脉匀青地上苔,拂尘题柱记花开。
海风一夜吹山雨,却送春寒入寺来。
三百年来旧佛宫,依稀犹记石山翁。预为法界传灯钵,故入尘寰试色空。
四壁人烟天蚤暮,一湾流水日西东。镜台菩树今何在,锡杖遥遥觑紫峰。
烈日冻雪皎,淡烟玉蜡明。
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
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烈日冰雪皎,淡烟玉虹明。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书生纸上诵糟粕,释子舌端谈葛藤。道在湛然方寸地,不知深造有谁能。
我到双峰寻宝月,为留一宿话资深。但能造得儒宗语,便是能传佛陇心。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红脸青腰:写荷的红花绿茎。
自许:自我期许。
这是一首描写秋莲的词。可能寓含着某种寄托,比如说怀念那位名叫“莲”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没什么寓意,只是描写秋天的莲花。我们不能穿凿附会,根据“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是最妥当的。上片的描写,是把莲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以“照影弄妆”比喻莲花的迎风临水。这样描写,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总的说,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实到具体的词章上,则有一番切入展开、承接转换的手段,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头一句是从红花和绿叶切入,“笑艳秋莲生绿浦”,“笑”写花之神情,“艳”写花之色泽,“绿浦”则将荷叶铺满了池塘。接着展开描写,“红脸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莲花叠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红花是她的脸,青梗是她的腰,美艳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现出来。花与人的结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类的联想,故而说“旧识凌波女”,把这种联想的范围沿着“旧识”所指示的时间轨道更进一步地拓展开来。写到“弄妆娇欲语”,已是神情毕见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笔锋陡然一转,落到了“西风岂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风”二字与首句的“秋莲”相呼应,亦属点题,而繁华无主则是感叹秋莲之终将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