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日不作诗,昏昏如著酒。西风吹笛声,凄然透窗牖。
暝色起烟浦,庭梧多空枝。因轸故物念,暗萤死书帷。
濡毫写中情,哀蛩沸穷巷。藜藿弗满餐,庸儿谓痴蠢。
天高白云远,独偭枭獭群。蹇步望逸驾,衣巾粘垢氛。
交游日凋疏,芳草积零露。薄俗徒云云,此意欲谁诉。
猜你喜欢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
1、徐培均主编.唐宋词吟诵.广州: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17
2、陈扬主编.唐宋诗词名篇.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432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向:朝着,面对红旗:红色的旗帜。觉:睡醒。尚:还(hái),仍然。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云翁耕扶桑,种黍养日乌。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人生如云在须臾,何乃自苦八尺躯,裂衣换酒且为娱,劝君朝饮一瓢,夜饮一壶。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桐君桂父岂胜我,醉里白龙多上升。菖蒲花开鱼尾定,金丹始可延君命。
朱雀河车入道梯,緌翁何故也为之。
暮年岂有筌蹄累,付与刚风一阵飞。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奉香暂别金銮去,题柱真乘驷马来。
祠罢汾阴迎汉鼎,路经骊谷吊秦灰。归釐宣室须前席,不似长沙远召回。
香灺灯残意万重,与君共忆远游踪。尺书不到惊春雁,樽酒相逢话夜钟。
风动栎枝翻暗鹊,雨深莎井响鸣蛩。自惭浅薄谁招隐,尚掩丘樊学卧龙。
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风韵渐高梧叶动,
露光初重槿花稀。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
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久旱忽逢霖渥沛,新晴好听瀑悬淙。画梁语燕衔泥湿,绿树鸣蝉托荫浓。
风涌潮头知水涨,雨馀山顶尚云封。一犁已足秧苗活,谁道天心不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