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元朝举酒欲伤神,六载崎岖脱死身。草木不忘春雨露,山川犹拥宿风尘。
河南轻重须藩翰,江左安危数缙绅。家国未知焉税驾,等閒笑语答时人。
猜你喜欢
草草何王又一春,喜无拘束作閒民。孤身长铗归天地,三载扁舟宅汉岷。
拟结山茅深避世,肯携诗句浪惊人。莲峰有约频频梦,匹马今年定到秦。
醉漾(yàng)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参考资料:
1、俞朝刚、周航.全宋词精华(二):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2、陆林.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9页
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乱红:落花。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上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这个“花深处”,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词人为了排忧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胧之中,词人受潜意识的支配,仿佛觉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轻松自如地随着溪流浮泛,朝桃花源进发。路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词人十分欣喜,他左顾右盼,不知不觉中,已“林尽水源”,来到了“花深处”。阅读这两句,关键是要抓住“醉”这个核心词语。醉入梦乡,本是常事,所以说这两句是写梦境幻象。“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是词人神志清爽后的抱恨之言。尘缘,本为佛教名词。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秦观在这儿是借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假如自己不出来求仕为宦,就不至于有此时的迁谪之祸,这就是“尘缘相误”。而此刻身受官府羁绊,即使想找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远僻之地平安度日也不可得——这就是“无计花间住”。
下片“烟水茫茫”四句,乃是词人有意识地择取人世间的四种凄凉景象,来影射他黯淡、感伤的心境。“烟水茫茫”,则前途渺遥可知;“千里斜阳暮”,暗示着词人的处境将每况愈下;“山无数”,正是阻力重重、难回朝廷的象征;“乱红如雨”,就是说美好事物正在横遭摧折。这四种景象并集一起,凝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词人虽无片言只语关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满纸面。结句“不记来时路”,源于《桃花源记》。陶潜说,武陵渔人出桃花源后,在返家的路上处处作了标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个结句正暗应了题目和开头,道出了词人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窘境和苦况,表达了他“抽身退步悔已迟”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绪。
这首词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于无端遭受打击,导致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并由此产生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但有的评论者认为句句都有暗寓,这只能是一种猜测。此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迷离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观在艺术上喜欢朦胧美的一种手法而已。
济上家风得大机,白云高坐见人稀。绝无言处千花绕,欲有行时一叶飞。
溪水生香迎桂棹,岭猿随众候山扉。宫中赐出袈裟在,礼向西来旧祖衣。
五云楼阁凤翩翩,握手相看各问年。兰省才名称独步,汉京岐路愧相先。
采风重见天台月,浸兴遥歌白雪篇。立马津亭长北望,嶶音频遣寄江边。
昔访蓬莱馆,春烹芍药牙。重来寻竹径,久坐落藤花。
君欲鸣瑶瑟,予将拾紫霞。鹤吟知雨近,留宿白云家。
地辟丹棱沜,天开裂帛湖。边冈环北极,列曜拱中枢。
鞮驿销氛气,风云蓄睿谟。不忘神武略,独握帝王符。
吉日将差马,先期已祭貙。桓桓齐步伐,肃肃选车徒。
野旷金钲转,沙平玉帐铺。一人躬靺鞈,九校勇驰驱。
鹅鹳知兵法,龙蛇入阵图。雪光明组练,寒律劲雕弧。
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行间走英卫,麾下拔孙吴。
挞伐声灵在,韬铃将相俱。诗人赓虎拜,士气动山呼。
振旅时方暇,回銮日未晡。殊威宣逖土,同轨坦经途。
典礼因时举,欃枪埽迹无。武功虽再缵,文德久覃敷。
用逖昭无外,周防戒不虞。煌煌太平业,磐石巩皇都。
诗家事业可怜生,骨朽人间有集行。
锻炼鬼犹惊险语,折磨天亦妒虚名。
长骑驴背嫌肩耸,欲拔鲸牙恨力轻。
吟得擅场成底事,不如黄策挹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