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昭代文明治,先儒理化行。九畴皇极建,万象泰阶平。
一德乾坤正,诸经日月明。桂宫纷佩玦,璧水集簪缨。
丹穴生灵凤,沧溟出大鲸。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
两地气钟秀,百年人间生。宣尼垂笔削,文节阐家声。
孝友心无忝,忠贞石可铭。力言扶正学,格论见深诚。
之子诸孙行,为儒命世英。棘闱初战艺,薇省即扬名。
虎榜斯高揭,龙门忽下倾。褐衣虽见锡,黄卷愈研精。
猜你喜欢
捧檄来东壁,台成乐毅亲。宁为猵见笑,勿以蠖求伸。
喋喋羞同志,栖栖忆故人。鸟飞应择木,鱼逝必惊纶。
爆竹岁云暮,椒盘日便春。依然弦诵地,童稚会比邻。
殷肇土茫茫,诗歌玄鸟祥。建邦思得姓,易代复宾王。
德泽流千古,云礽遍四方。深源还辅晋,郑国亦兴唐。
奕奕家声远,绵绵世泽扬。停舟先过我,拥帚许相迎。
讲道无馀蕴,论文得细详。
词章汉宗正,诗笔李长庚。礼展慈湖奠,心摇微国旌。
先公同窜谪,后裔借尊荣。侨馆甘藜藿,芳洲采杜蘅。
春风闲杖策,夜雨短灯檠。浮海瞻龙仗,登皋听鹤鸣。
三年书满考,一旦趣归程。执手论交契,持觞叙别情。
但期趋玉陛,焉在遗金籯。旋舍斑衣舞,归舟綵帐轻。
庭闱心晏晏,交友喜盈盈。侍次还乡举,趋班复帝京。
捷音如我报,莫俟雁南征。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据有关文献记载,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唐叔虞的封地,其正殿之右有泉,为晋水发源处),曾作《浣溪沙》二首,写“目前之胜概”,后来词被刻成石碑立于晋祠内。此处所选为其中第二首。本词虽为游晋祠而作,但并没有正面描写晋祠本身,而是放眼于祠外的山水,极言山水风光之美,抒发作者为此而陶醉的美好感受。晋祠本身在词中虽未一字写及,但其令人向往之佳处已尽在词中了。
上片写山水的清秀。作品首先从山峰上的云岚写起,一个别出心裁的“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作者的视线由远而近,接着描写拍岸的河水以及岸边的春草与沙滩。写草言其“香”,状沙称其“暖”与“净”,这些字眼同上句的“滴”字一样,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寥寥十余字,已使一处远离尘嚣的山水胜境清晰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至此,作者的欣喜之情也难再自禁,于是发出了“只疑误入武林溪”的由衷赞叹。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其风光之秀丽是北方一般的地方难以相比的,而词中着一“疑”字,将眼前景色径与江南名胜并提,其秀美程度便也不言自明。
下片写林木的繁茂。作品着意选取了桃与柳这两种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首句写桃,次句写柳。一鲜红,一碧绿。一蓬勃向上,一茁壮下垂。二者形色迥异而相映成趣,从而将一个充满着生命力的锦绣春天捧给了读者。其中“桃花烘日”的描写尤显得新颖别致:一片鲜红的桃林之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好像不是太阳自己在上升,而是由红艳艳的桃花将其烘托上去的,这是一种非常富于诗意的境界。如此胜境,让词人情愿老于是乡。词末“一尊心事百年期”所表达的即是这样一种心愿。无酒不成欢,面对这般美景,词人自然要开尊畅饮,这不免又勾起了他一直不能释怀的“心事”。他此次游晋祠是以朝臣视察政务的名义而来的,只能是个短暂的驻留,于是遗憾之感也由此悄然而生。所谓“心事”也就是词人尚无法实现的归隐田园寄身山林的心愿。词人将这心愿称为“百年期”,即终生的期待。词人要把眼前这绝佳的山水,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词人之所以有这样挚切的期盼,固然是因为这山水的美好,同时在他心目中更有一个相比衬的参照系,那就是俗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浊。
小词短短六句,以写景为主,描摹物象鲜明生动,且极富层次感,同时善于融情于景而了无痕迹,虽也直写情语,然皆出于自然流露。其语言平易而简洁,风格清新而明快,颇有唐人绝句之意境。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投荒三十八,又已八年过。罪过随年长,閒情近日多。
怀人添雪梦,得句上山歌。且自加飧好,愁颜意柰何。
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