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洋洋北流水,摇摇南行舟。良友当远迈,祖帐临汀洲。
欢觞恒易满,别襟苦难留。形影邈千里,德音谁与酬。
猜你喜欢
德音无与酬,怅然兴我思。人生非鹿豕,安得免乖离。
河洲有芳兰,采之堪赠贻。猗猗扬馨香,千里同襟期。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jì)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shāng)。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透过小窗望去,春雨打湿了红花,春光将尽。雨停了,却已是夕阳西下之时。谁看到她穿着单薄的衣衫,低垂着头,抱膝思量的孤独身影。
把酒独酌,无限凄凉。曾像做梦一样地在回廊里与她相遇,让我伤心断肠。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红影:指鲜花的影子。瘦尽: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将尽。雨余:雨后。低髻子:低垂的发髻,指低垂着头。髻子,发髻。
持觞:举杯。觞:酒杯。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怀恋旧情人而幽独伤感者的形象。上片由景语入,先渲染环境,而后推出薄衫低髻,抱膝思量,一个孤独苦闷人的形象。下片承前再铺写,侧重心理描绘,最后点出所思之由,但朦胧含蓄,给人留下了联想的余地和深婉的美感。
上片写暮春落红、雨后斜阳的景象。“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开篇这句实则是与周邦彦的“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暗合,纳兰随手拈来,将古人的词用在了自己的词里,浑然天成,令人不觉有何再妥。周邦彦写的是雨后残红在斜晖下投射于珠帘,而到了纳兰的词里则变得更加简洁洗练,更富美感。“红影”指鲜花的影子。鲜花的影子,透过小幽窗看去,别有风情,被打湿的花朵在暗影下,摇曳出多姿的风采,比起周邦彦的“残红湿未飞”,更显得有韵味一些。而多出的感叹“瘦尽春光”,其实有着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的哀怨无奈。承接上句,“雨余花外却斜阳”。“余”既是后,雨后的花朵在斜阳下,而梦中的她却是穿着单薄的衣衫,挽着低垂的发髻,挺立在暮日下,低头思量。雨后、鲜花、美人、夕阳这些事物构成了纳兰笔下的一幅美丽的画。上片最后写那位女子“还惹思量”。词中所写的女子为何人,无法考证,但从词面来看,是一位温婉可人的女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怜惜。
上片写完雨后景色,下片便转而写情,直抒心曲:“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思念的人不知身在何处,只能自己独自饮酒,这真是无限凄凉的事情啊。“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见回廊。”写出了少女内心深处梦牵魂萦的心事。特别是写梦中的她“瞥见回廊”一句,实际上是纳兰内心对回廊相思之地的无限眷恋。明代王次回《瞥见》诗:“别来清减转多姿,花影长廊瞥见时。双鬓淡烟双袖泪,偎人刚道莫相思。”这首诗与纳兰的回廊情思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
全词是写暮春雨后,夕阳依依,一位春衫少女愁情难释,对花持觞。最后道出她的心事,原来是梦里在回廊又遇情郎。这是表面之意,实际上是纳兰容若以想象中的少女暮春怀思,写自己对她的深切思念。这就是“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韦庄有《浣溪沙》词云:“想君思我锦衾寒”,杜甫五律《月夜》诗中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对方,却总写对方在思念自己。这样的写法情更深,意更浓。
二轩将雨露,万里入烟沙。和气生中国,薰风属外家。塞芦随雁影,关柳拂驼花。努力黄云北,仙曹有雉车。
山水经行遍,萧闲吏隐情。
剑寒光不泯,鹤老骨逾清。
倾盖逢知已,论诗盍镶卿。
从来说张祐,不是浪传名。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
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
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
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
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满腔浩然气,抑郁无所施。
引颈一长鸣,万里风云悲。
敢问驷与骢,立仗夫何为。
凭高日日望交游,方寸飘如一叶舟。文酒相从期赋咏,江山何事尚迟留。
洲中橘熟辉晴昼,潭上花繁送暮秋。南路士民应有语,旌麾早晚到吾州。
庭雪半消残,犹存旧腊寒。
春风如有意,留待隔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