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谪仙楼隐地,千载尚高风。云散九峰雨,岩飞百丈虹。
寺僧传旧事,词客吊遗踪。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
猜你喜欢
祠宇前临姑熟溪,溪流湛湛清无泥。春来秋去几百载,朝云夜月长相繄。
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文章光燄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
当时放荡沉清骨,因有声名不漂没。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彷佛。
洒落风标真谪仙,精神犹恐笔难传。文章若出斯人手,壮浪雄豪一自然。
太白之精出李白,诗中元帅酒家豪。轩然眉目已如此,况著当年宫锦袍。
污俗正朋亡,归来卧空谷。养鹤不成双,相从守幽独。
素羽信非群,孤唳杳无续。高台委荒榛,追想人如玉。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初随林霭(ǎi)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jiǒng)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树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掉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7
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稍:渐渐。共:与,跟。
迥:远。一作“逼”。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才觉逢春春又还,风光摇荡客心阑。
宫花不见姚黄蕊,苑茗初尝叶白团。
擥照只惊霜鬓改,寻幽宁放马蹄乾。
夜来遍遍韩王宅,犹喜芳菲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