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山围一寺,胜地出花封。
秀竹辞春箨,晴云生夏峰。
僧闲流水槛,村急夕阳舂。
与客下山去,鹤归犹带松。
猜你喜欢
独有烟霞意,难羁世外身。闲看林际月,漫理手中纶。
丛桂成招隐,名山肯让人。逍遥吾自在,泉石养天真。
灵峰下插孤根深,石尖径仄俯百寻。乱藤慄上竞一水,幽奇相赏无古今。
结草小憩已山半,遥见飞流惟尺练。谷响沈沈送远音,纡行百折惊河汉。
横梁危跨越苍崖。清樽坐隔寒潭开。浮珠散气作五色,石光日影相荡挨。
缥缈天梯挂云穴,银痕倒泻漏扃鐍。雷雨潜移幽谷心,流向人閒逐生灭。
激沙溅石气奔放,江湖应失涛澜壮。寂寞荒山睥汝豪,为语涓流休荡漾。
细沬风惊扑面寒,铜瓯煎取非贪泉。世上清流一回首,举杯共吸山中天。
美人遗我一束书,云是平生寄兴馀。字字错落灵蛇珠,琅玕照射色不渝。
葳蕤鸾翮卷龙须,晴天吐出红氍毹。微风荡漾锦云敷,读之发竦骨欲苏。
恍若对我于冰壶,山高水深调不孤。此道卤莽久模糊,子一振之气力殊。
砥柱下挽江河趋,俯仰宇宙天为徒。阐晰坟索遵典谟,疏瀹芜秽诛逃逋。
予为蝥弧子仆姑,霓旌共建声疾呼。坐扬大雅风唐虞,凤鸣锵锵栖帝梧,毋令古瑟狎齐竽。
山深无刻漏,夜永不知更。
窗白只疑旦,月斜犹未明。
离人江北住,华发枕间生。
孤馆此怀寂,断鸿何处声。
人过远村秋日晚,鸟飞平野暮天空。
不复人间想,新成月里篇。声疑隔霄汉,人似挟飞仙。
艳曲琼楼借,芳心玉指传。应知天上谱,元异李龟年。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yàn)。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sī),行人去棹(zhào)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唐宋词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136.
2、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6-227.
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85.
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咏别情。上片写饯行的情景,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对行者的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全词融情于景,情境如画,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图,语言含蓄婉转、平易而意旨深曲。
此词起二语,写在饯行的酒席上别情依依。“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
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