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妇诗三首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计。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jiǎn)。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yì),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chuàng),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niǎn)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lí)茕(qióng)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zhí)躅(zhú)。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gǔ)。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肃肃仆夫征,锵(qiāng)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yáo)琼(qióng)。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人生有如清晨露水,居处世上动辄遭难。
忧患艰险时常降临,欢欣愉悦迟来姗姗。
顾念即将奉命出差,离开你啊日益遥远。
派遣帷车迎你归来,空空而去空空而返。
见你书信倍感心伤,面对美食不能下咽。
孤独一人静坐空房,谁能给我安慰宽勉?
漫漫长夜难以成眠,独自伏枕翻复辗转。
忧思无穷循环无尽,苇席可卷我愁难遣。
神灵秉公没有偏爱,行善之人承享天福。
可叹你我命运不济,从小遭逢凄凉孤独。
虽然我俩结为夫妻,欢乐太少使人凄楚。
想起将要长久离别,殷切眷恋倾诉心曲。
江河宽阔苦无舟桥,路程虽近为高山隔阻。
临当出发心怀惆怅,行进途中不时停驻。
浮云涌起高耸的山岳,悲风激荡深深的幽谷。
良驹驰骋欲马不停蹄,人心留恋而车不转毂。
针药虽痛苦常能忍耐,最难承受是穷愁无数。
正士诚笃终始如一,情谊深长连续稳固。
仆夫驾车迅捷疾速出发,和铃锵锵扬声鸣响不停。
清晨将要离别家乡远行,漏夜整装坐以等待天明。
回首环望寂寞幽静的空室,仿佛想见你的仪容身影。
此番别离心怀万般遗恨,忽起忽坐心神片刻不宁。
将用什么来记叙我的心意,留下信物以表白款曲忠诚:
饰玉宝钗可使容颜生辉,无尘明镜可以照鉴我心。
纯净芳香能够洁身除秽,悦耳素琴能够奏鸣清音。
诗人有感情人所赠木瓜,故想回报琼瑶美丽晶莹。
深切感念你待我情长意厚,惭愧啊回赠礼物价值太轻。
虽然知道不足以报答万一,可贵处在于寄达我一片真情。
参考资料:
1、张超.经典情诗赏析.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年:152-155页
2、木斋.中国文学宝库先秦两汉诗精华.南宁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71-773页
居世:处世生活。屯蹇:《周易》上的两个卦名,都是表示艰难不顺利的意思,所以通常用此语来表示艰难阻滞。
苦晚:苦于来得太晚。
奉时役:即指被派遣以上计吏入京致事,报告当年人口土地财政刑狱等情况。时:通“是”,就是此。去:离开。尔:你,指徐淑。日:一天一天地。
子:您,指秦嘉的妻子徐淑。
省书:秦嘉派遣车子去接妻子时,曾给徐淑写了一封信,即《与妻徐淑书》。妻子不能回来,也给秦嘉写了一封回信,即《答夫秦嘉书》。省:察看,阅看。书:即指徐淑的《答夫秦嘉书》。凄怆:伤感,悲痛。饭:这里作动词,即吃饭。
劝勉:劝解,勉励。
辗转:屡次翻身,不能入睡。
循环:周而复始,比喻愁思无穷无尽。匪席不可卷:是说席子可以卷起来,但心的忧思不是席子,是无法卷起来的。这是形容自己的忧思不可解脱。
皇灵:神灵。荷:担负,承受。荷天禄:享受天赐之福。
少小:指年轻。罹:遭遇。茕独:孤独。茕:孤单,孤独。
结大义:指结为婚姻。
念:疑为“今”字之讹。离别:指离家乡赴京师。款曲:衷肠话,知心话。
道近:是说自己和徐淑所在之地相距道路很近。虽然很近但不能相见,所以说“隔丘陆”。丘:指丘陵;陆:指高平之地。
临路:指起程。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中驾:指车在途中。踯躅:徘徊不进的样子。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车行则毂转。
针药:针刺和药物。数:屡次,频繁。
贞士:指言行一致,守志不移的人。笃:敦厚,忠实。恩义:即情谊。不可属:疑为“可不属”。属,同“续”。
肃肃:速度很快的样子。仆夫:赶车的人。征:行。锵锵:铃声。和铃:古代系在车前横木上的铃叫和铃。
迈:远行,前进。引迈:启程。
顾看:回望。仿佛:模糊,看不分明。姿:容貌,姿态。形:形象,形体。
遗思:指写信。秦嘉临出发前,又给妻子徐淑写了一封信,题为《重报妻书》。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
瑶琼:美玉。诗人:指《木瓜》的作者。
往物:送去的东西。
用:以。这两句是说,虽知我这点微薄的礼物不能报答你对我的深思,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这三首诗,都是写秦嘉奉役离乡,想与妻子留别,但妻子因病不能回来相见。本来,奉役远别,已是令人感伤之事,又不能与爱妻留别,那更是悲上生悲,因此作诗三首以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惜别,苦苦思念之情。
第一首诗歌以议论开头,首先大发对人生的感慨:“人生譬朝露……欢会常苦晚。”诗本应该靠形象思维,此四句却为逻辑思维,这样写一般是容易破坏诗情的,然而这里不仅没有,反而增强了此诗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是议论中带着强烈的情感,字字浸血,深切感人,情感的氛围被这四句话造得浓浓的,呈现出直抒胸怀式的议论。而且四句话从大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和艰辛,使全诗提到一个重要高度来认识诗人和妻子的不能面别之事,给全诗造成一种高格境界。诗歌由虚到实,由议论到叙事,紧接着就将自己未能和妻子面别的前后经过叙写出来。自己要“奉时役”,要和自己的妻子相距一天天遥远,遣车想让妻子回来面别,谁知妻子竟不能回来,看到妻子捎来的信,心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痴坐空室,长夜不眠。这段叙述不事假借,不用比兴,只是敷陈其事,但由于叙事中处处含情,字字有情韵,情深意浓。另外由于在叙事时能选取有特征的事物,如写车子的“空往复空还”,看信时的“情凄怆”,临食时的“不能饭”,空房中无人“劝勉”,直至心怀,潸然泪下,不抒情而情自溢于言外。
第二首起笔突兀,以向皇灵发问,一下子将情感推向高峰。人在悲伤的时候,常常要埋怨苍天和神灵。屈原放逐,作《天问》篇,一口气向苍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为什么。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也呼喊“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秦嘉在这首诗中开头就提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既然“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那为什么“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为什么“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作者忿忿不平的心情一下子达到高峰,给全诗定下情感的基调。下面稍作收煞,用和缓的语气,如泣如诉,表达离别之情。或通过比喻:“”表示这一去不管道路远近,中间都有种种阻拦,使他和妻子难得相见。或寓情于景:“”感觉到当时高山像起了愁云一样,连深谷中也像发起一阵悲风,以此造成凄清的气氛。或寓情于物,说好马也不听使唤了,车在途中不肯前进。种种主观感受,使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依依惜别的感情色彩。后四句直抒胸怀,又使情感激起一个高潮。“针药可屡进”,而连续不断的愁思是难以忍受的,然后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从而使全诗的惜别之情得到与前面一致的表现,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第三首一开头就造足了起程的气氛。室外,车夫已经赶到,车铃声响起。并用叠字“肃肃”“锵锵”来形容赶车的速度,扬和铃的声音,有匆匆欲行之感。室内却是另一番情景:诗人束带整装,准备起程,再回过头看空房,只能在想像中依稀见到妻子的容貌和形体,在这奉役远行之时,不能与妻子面别,诗人起坐不宁,室内室外,情形不同,但都统一于“起程”,使起程的气氛造得浓浓的。诗人还用赠礼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宝钗、明镜、芳香、素琴都是秦嘉临行前留赠妻子的。秦嘉在《重报妻书》有云:“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绷,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可见这四样东西之珍贵。由于珍贵,自然表达了作者的一片心意。然而作者仍然感叹《诗经·木瓜》中应当拿更好的东西报答对方,自谦地认为:妻子过去赠给自己的东西很珍贵,很多,自己赠给妻子的东西仍然显得很少,很不值钱,因此不能报答妻子对自己的深恩,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惟其珍贵却自谦,才更显出诗人的爱是无私的,是极其深厚的。这种一层深似一层的表现方式,又比《诗经·木瓜》篇更胜一筹,得到了更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译文
人生有如清晨露水,居处世上动辄遭难。
忧患艰险时常降临,欢欣愉悦迟来姗姗。
顾念即将奉命出差,离开你啊日益遥远。
派遣帷车迎你归来,空空而去空空而返。
见你书信倍感心伤,面对美食不能下咽。
孤独一人静坐空房,谁能给我安慰宽勉?
漫漫长夜难以成眠,独自伏枕翻复辗转。
忧思无穷循环无尽,苇席可卷我愁难遣。
神灵秉公没有偏爱,行善之人承享天福。
可叹你我命运不济,从小遭逢凄凉孤独。
虽然我俩结为夫妻,欢乐太少使人凄楚。
想起将要长久离别,殷切眷恋倾诉心曲。
江河宽阔苦无舟桥,路程虽近为高山隔阻。
临当出发心怀惆怅,行进途中不时停驻。
浮云涌起高耸的山岳,悲风激荡深深的幽谷。
良驹驰骋欲马不停蹄,人心留恋而车不转毂。
针药虽痛苦常能忍耐,最难承受是穷愁无数。
正士诚笃终始如一,情谊深长连续稳固。
仆夫驾车迅捷疾速出发,和铃锵锵扬声鸣响不停。
清晨将要离别家乡远行,漏夜整装坐以等待天明。
回首环望寂寞幽静的空室,仿佛想见你的仪容身影。
此番别离心怀万般遗恨,忽起忽坐心神片刻不宁。
将用什么来记叙我的心意,留下信物以表白款曲忠诚:
饰玉宝钗可使容颜生辉,无尘明镜可以照鉴我心。
纯净芳香能够洁身除秽,悦耳素琴能够奏鸣清音。
诗人有感情人所赠木瓜,故想回报琼瑶美丽晶莹。
深切感念你待我情长意厚,惭愧啊回赠礼物价值太轻。
虽然知道不足以报答万一,可贵处在于寄达我一片真情。
注释
留郡赠妇诗三首:诗题一作赠妇诗三首(《玉台新咏》卷一收录名称),据《诗纪》考证更改此名,诗序为《玉台新咏》收录时所加。
陇西:古称陇山以西为陇西,即今甘肃省一带。
上计:汉郡国每年遣吏人到京师致事,叫做上计。其所遣之吏也叫做上计。计,《玉台新咏》为掾。
寝疾:卧房。还:回,返回。家:指娘家。
获:得,能够。
云尔:语助词。赠诗云尔,即赠诗。
“人生”句:人生好比早上的露水,很快就会消失。
居世:处世生活。屯蹇(jiǎn):《周易》上的两个卦名,都是表示艰难不顺利的意思,所以通常用此语来表示艰难阻滞。
苦晚:苦于来得太晚。
奉时役:即指被派遣以上计吏入京致事,报告当年人口土地财政刑狱等情况。时:通“是”,就是此。
去:离开。尔:你,指徐淑。日:一天一天地。
子:您,指秦嘉的妻子徐淑。
省书:秦嘉派遣车子去接妻子时,曾给徐淑写了一封信,即《与妻徐淑书》。妻子不能回来,也给秦嘉写了一封回信,即《答夫秦嘉书》。省:察看,阅看。书:即指徐淑的《答夫秦嘉书》。凄怆(chuàng):伤感,悲痛。
饭:这里作动词,即吃饭。
劝勉:劝解,勉励。
辗转:屡次翻身,不能入睡。
寻环:即循环,周而复始,比喻愁思无穷无尽。
匪席不可卷:这里是借用《诗经·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的成句。“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是说席子可卷,人心不可卷,以此来说明自己的思想意志不可改变。这里的“匪席不可卷”,是说席子可以卷起来,但心的忧思不是席子,是无法卷起来的。这是形容自己的忧思不可解脱。
皇灵:神灵。
荷:担负,承受。荷天禄:享受天赐之福。
少小:指年轻。罹(lí):遭遇。茕(qióng)独:孤独。茕:孤单,孤独。
结大义:指结为婚姻。
念:疑为“今”字之讹。离别:指离家乡赴京师。
款曲:衷肠话,知心话。
道近:是说自己和徐淑所在之地相距道路很近。虽然很近但不能相见,所以说“隔丘陆”。丘:指丘陵;陆:指高平之地。
临路:指起程。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
中驾:指车在途中。踯躅(zhí 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以上二句是说,临行依恋不舍,心中惆怅,车马在中途徘徊不进。
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车行则毂转。以上二句是“踯躅”的具体描写。 “不回鞍”言意欲前往。“不转毂”言不肯遽行。
针药:针刺和药物。
数:屡次,频繁。以上二句是说,针刺和药物虽然痛于肤,苦于口,因其是治病的,可以常常忍受,愁思连续不断却难以忍受。
贞士:指言行一致,守志不移的人。笃:敦厚,忠实。
恩义:即情谊。不可属:疑为“可不属”。属,同“续”。这句诗似说,恩义岂可不继续呢?
肃肃:速度很快的样子。仆夫:赶车的人。征:行。
锵锵(qiāng):铃声。和铃:古代系在车前横木上的铃叫和铃。
迈:远行,前进。引迈:启程。
顾看:回望。
仿佛:模糊,看不分明。姿:容貌,姿态。形:形象,形体。
遗思:指写信。秦嘉临出发前,又给妻子徐淑写了一封信,题为《重报妻书》。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以上四句中所提及的宝钗、明镜、芳香、素琴都是秦嘉临行前留赠徐淑的东西。秦嘉的《重报妻书》有云: “问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稀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纲,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
琼瑶(qióng yáo):美玉。这两句是借用《诗经·木瓜》的话。《诗经·木瓜》有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水以为好也。”意思是要拿更好的东西来报答对方。诗人,指《木瓜》的作者。
往物:送去的东西。这两句是说,你过去赠给我的东西很珍贵、很多。我回赠你的东西却很少、很不值钱,对此,我感到很惭愧。这是秦嘉给妻子写诗时说的。
用:以。这两句是说,虽知我这点微薄的礼物不能报答你对我的深思,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参考资料:
1、张超.经典情诗赏析.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年:152-155页
2、木斋.中国文学宝库 先秦两汉诗精华.南宁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71-773页
作者秦嘉,曾担任郡上计的职务。他奉命赴京办事,正赶上他的妻子徐淑有病还家。秦嘉由于不能与妻子面别,心中感到无限惆怅,便为他的妻子写了这三首诗,作者此次奉役人京,被留为黄门郎,数年后就病卒。他和妻子的惜别,竞成为生离死别。
参考资料:
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汉魏六朝诗文精华.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5页
这三首诗,都是写秦嘉奉役离乡,想与妻子留别,但妻子因病不能回来相见。本来,奉役远别,已是令人感伤之事,又不能与爱妻留别,那更是悲上生悲,因此作诗三首以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惜别,苦苦思念之情。
第一首诗歌以议论开头,首先大发对人生的感慨:“人生譬朝露……欢会常苦晚。”诗本应该靠形象思维,此四句却为逻辑思维,这样写一般是容易破坏诗情的,然而这里不仅没有,反而增强了此诗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是议论中带着强烈的情感,字字浸血,深切感人,情感的氛围被这四句话造得浓浓的,呈现出直抒胸怀式的议论。而且四句话从大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和艰辛,使全诗提到一个重要高度来认识诗人和妻子的不能面别之事,给全诗造成一种高格境界。诗歌由虚到实,由议论到叙事,紧接着就将自己未能和妻子面别的前后经过叙写出来。自己要“奉时役”,要和自己的妻子相距一天天遥远,遣车想让妻子回来面别,谁知妻子竟不能回来,看到妻子捎来的信,心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痴坐空室,长夜不眠。这段叙述不事假借,不用比兴,只是敷陈其事,但由于叙事中处处含情,字字有情韵,情深意浓。另外由于在叙事时能选取有特征的事物,如写车子的“空往复空还”,看信时的“情凄怆”,临食时的“不能饭”,空房中无人“劝勉”,直至心怀,潸然泪下,不抒情而情自溢于言外。
第二首起笔突兀,以向皇灵发问,一下子将情感推向高峰。人在悲伤的时候,常常要埋怨苍天和神灵。屈原放逐,作《天问》篇,一口气向苍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为什么。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也呼喊“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秦嘉在这首诗中开头就提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既然“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那为什么“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为什么“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作者忿忿不平的心情一下子达到高峰,给全诗定下情感的基调。下面稍作收煞,用和缓的语气,如泣如诉,表达离别之情。或通过比喻:“”表示这一去不管道路远近,中间都有种种阻拦,使他和妻子难得相见。或寓情于景:“”感觉到当时高山像起了愁云一样,连深谷中也像发起一阵悲风,以此造成凄清的气氛。或寓情于物,说好马也不听使唤了,车在途中不肯前进。种种主观感受,使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依依惜别的感情色彩。后四句直抒胸怀,又使情感激起一个高潮。“针药可屡进”,而连续不断的愁思是难以忍受的,然后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从而使全诗的惜别之情得到与前面一致的表现,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第三首一开头就造足了起程的气氛。室外,车夫已经赶到,车铃声响起。并用叠字“肃肃”“锵锵”来形容赶车的速度,扬和铃的声音,有匆匆欲行之感。室内却是另一番情景:诗人束带整装,准备起程,再回过头看空房,只能在想像中依稀见到妻子的容貌和形体,在这奉役远行之时,不能与妻子面别,诗人起坐不宁,室内室外,情形不同,但都统一于“起程”,使起程的气氛造得浓浓的。诗人还用赠礼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宝钗、明镜、芳香、素琴都是秦嘉临行前留赠妻子的。秦嘉在《重报妻书》有云:“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绷,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可见这四样东西之珍贵。由于珍贵,自然表达了作者的一片心意。然而作者仍然感叹《诗经·木瓜》中应当拿更好的东西报答对方,自谦地认为:妻子过去赠给自己的东西很珍贵,很多,自己赠给妻子的东西仍然显得很少,很不值钱,因此不能报答妻子对自己的深恩,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惟其珍贵却自谦,才更显出诗人的爱是无私的,是极其深厚的。这种一层深似一层的表现方式,又比《诗经·木瓜》篇更胜一筹,得到了更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计。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jiǎn)。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yì),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chuàng),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niǎn)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lí)茕(qióng)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zhí)躅(zhú)。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gǔ)。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肃肃仆夫征,锵(qiāng)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yáo)琼(qióng)。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人生有如清晨露水,居处世上动辄遭难。
忧患艰险时常降临,欢欣愉悦迟来姗姗。
顾念即将奉命出差,离开你啊日益遥远。
派遣帷车迎你归来,空空而去空空而返。
见你书信倍感心伤,面对美食不能下咽。
孤独一人静坐空房,谁能给我安慰宽勉?
漫漫长夜难以成眠,独自伏枕翻复辗转。
忧思无穷循环无尽,苇席可卷我愁难遣。
神灵秉公没有偏爱,行善之人承享天福。
可叹你我命运不济,从小遭逢凄凉孤独。
虽然我俩结为夫妻,欢乐太少使人凄楚。
想起将要长久离别,殷切眷恋倾诉心曲。
江河宽阔苦无舟桥,路程虽近为高山隔阻。
临当出发心怀惆怅,行进途中不时停驻。
浮云涌起高耸的山岳,悲风激荡深深的幽谷。
良驹驰骋欲马不停蹄,人心留恋而车不转毂。
针药虽痛苦常能忍耐,最难承受是穷愁无数。
正士诚笃终始如一,情谊深长连续稳固。
仆夫驾车迅捷疾速出发,和铃锵锵扬声鸣响不停。
清晨将要离别家乡远行,漏夜整装坐以等待天明。
回首环望寂寞幽静的空室,仿佛想见你的仪容身影。
此番别离心怀万般遗恨,忽起忽坐心神片刻不宁。
将用什么来记叙我的心意,留下信物以表白款曲忠诚:
饰玉宝钗可使容颜生辉,无尘明镜可以照鉴我心。
纯净芳香能够洁身除秽,悦耳素琴能够奏鸣清音。
诗人有感情人所赠木瓜,故想回报琼瑶美丽晶莹。
深切感念你待我情长意厚,惭愧啊回赠礼物价值太轻。
虽然知道不足以报答万一,可贵处在于寄达我一片真情。
参考资料:
1、张超.经典情诗赏析.北京市:线装书局,2007年:152-155页
2、木斋.中国文学宝库先秦两汉诗精华.南宁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71-773页
居世:处世生活。屯蹇:《周易》上的两个卦名,都是表示艰难不顺利的意思,所以通常用此语来表示艰难阻滞。
苦晚:苦于来得太晚。
奉时役:即指被派遣以上计吏入京致事,报告当年人口土地财政刑狱等情况。时:通“是”,就是此。去:离开。尔:你,指徐淑。日:一天一天地。
子:您,指秦嘉的妻子徐淑。
省书:秦嘉派遣车子去接妻子时,曾给徐淑写了一封信,即《与妻徐淑书》。妻子不能回来,也给秦嘉写了一封回信,即《答夫秦嘉书》。省:察看,阅看。书:即指徐淑的《答夫秦嘉书》。凄怆:伤感,悲痛。饭:这里作动词,即吃饭。
劝勉:劝解,勉励。
辗转:屡次翻身,不能入睡。
循环:周而复始,比喻愁思无穷无尽。匪席不可卷:是说席子可以卷起来,但心的忧思不是席子,是无法卷起来的。这是形容自己的忧思不可解脱。
皇灵:神灵。荷:担负,承受。荷天禄:享受天赐之福。
少小:指年轻。罹:遭遇。茕独:孤独。茕:孤单,孤独。
结大义:指结为婚姻。
念:疑为“今”字之讹。离别:指离家乡赴京师。款曲:衷肠话,知心话。
道近:是说自己和徐淑所在之地相距道路很近。虽然很近但不能相见,所以说“隔丘陆”。丘:指丘陵;陆:指高平之地。
临路:指起程。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中驾:指车在途中。踯躅:徘徊不进的样子。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车行则毂转。
针药:针刺和药物。数:屡次,频繁。
贞士:指言行一致,守志不移的人。笃:敦厚,忠实。恩义:即情谊。不可属:疑为“可不属”。属,同“续”。
肃肃:速度很快的样子。仆夫:赶车的人。征:行。锵锵:铃声。和铃:古代系在车前横木上的铃叫和铃。
迈:远行,前进。引迈:启程。
顾看:回望。仿佛:模糊,看不分明。姿:容貌,姿态。形:形象,形体。
遗思:指写信。秦嘉临出发前,又给妻子徐淑写了一封信,题为《重报妻书》。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
瑶琼:美玉。诗人:指《木瓜》的作者。
往物:送去的东西。
用:以。这两句是说,虽知我这点微薄的礼物不能报答你对我的深思,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这三首诗,都是写秦嘉奉役离乡,想与妻子留别,但妻子因病不能回来相见。本来,奉役远别,已是令人感伤之事,又不能与爱妻留别,那更是悲上生悲,因此作诗三首以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惜别,苦苦思念之情。
第一首诗歌以议论开头,首先大发对人生的感慨:“人生譬朝露……欢会常苦晚。”诗本应该靠形象思维,此四句却为逻辑思维,这样写一般是容易破坏诗情的,然而这里不仅没有,反而增强了此诗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是议论中带着强烈的情感,字字浸血,深切感人,情感的氛围被这四句话造得浓浓的,呈现出直抒胸怀式的议论。而且四句话从大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和艰辛,使全诗提到一个重要高度来认识诗人和妻子的不能面别之事,给全诗造成一种高格境界。诗歌由虚到实,由议论到叙事,紧接着就将自己未能和妻子面别的前后经过叙写出来。自己要“奉时役”,要和自己的妻子相距一天天遥远,遣车想让妻子回来面别,谁知妻子竟不能回来,看到妻子捎来的信,心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痴坐空室,长夜不眠。这段叙述不事假借,不用比兴,只是敷陈其事,但由于叙事中处处含情,字字有情韵,情深意浓。另外由于在叙事时能选取有特征的事物,如写车子的“空往复空还”,看信时的“情凄怆”,临食时的“不能饭”,空房中无人“劝勉”,直至心怀,潸然泪下,不抒情而情自溢于言外。
第二首起笔突兀,以向皇灵发问,一下子将情感推向高峰。人在悲伤的时候,常常要埋怨苍天和神灵。屈原放逐,作《天问》篇,一口气向苍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为什么。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也呼喊“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秦嘉在这首诗中开头就提出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既然“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那为什么“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为什么“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作者忿忿不平的心情一下子达到高峰,给全诗定下情感的基调。下面稍作收煞,用和缓的语气,如泣如诉,表达离别之情。或通过比喻:“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表示这一去不管道路远近,中间都有种种阻拦,使他和妻子难得相见。或寓情于景:“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感觉到当时高山像起了愁云一样,连深谷中也像发起一阵悲风,以此造成凄清的气氛。或寓情于物,说好马也不听使唤了,车在途中不肯前进。种种主观感受,使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依依惜别的感情色彩。后四句直抒胸怀,又使情感激起一个高潮。“针药可屡进”,而连续不断的愁思是难以忍受的,然后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从而使全诗的惜别之情得到与前面一致的表现,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第三首一开头就造足了起程的气氛。室外,车夫已经赶到,车铃声响起。并用叠字“肃肃”“锵锵”来形容赶车的速度,扬和铃的声音,有匆匆欲行之感。室内却是另一番情景:诗人束带整装,准备起程,再回过头看空房,只能在想像中依稀见到妻子的容貌和形体,在这奉役远行之时,不能与妻子面别,诗人起坐不宁,室内室外,情形不同,但都统一于“起程”,使起程的气氛造得浓浓的。诗人还用赠礼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宝钗、明镜、芳香、素琴都是秦嘉临行前留赠妻子的。秦嘉在《重报妻书》有云:“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绷,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可见这四样东西之珍贵。由于珍贵,自然表达了作者的一片心意。然而作者仍然感叹《诗经·木瓜》中应当拿更好的东西报答对方,自谦地认为:妻子过去赠给自己的东西很珍贵,很多,自己赠给妻子的东西仍然显得很少,很不值钱,因此不能报答妻子对自己的深恩,但可贵的是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惟其珍贵却自谦,才更显出诗人的爱是无私的,是极其深厚的。这种一层深似一层的表现方式,又比《诗经·木瓜》篇更胜一筹,得到了更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rú)。
妾家高楼连苑(yuàn)起,良人执戟(jǐ)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2-323页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着。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事:服事、侍奉。拟:打算。
恨不:一作“何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huán)相亚。钿合金钗(chāi)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224-227
2、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95-196
炎光谢:谓暑气消退。谢,消歇。“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芳尘,指尘土。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玉钩:喻新月。星娥:指织女。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耿耿:明亮的样子。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上片着重写天上,开篇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炎光”谓骄阳,代指夏暑。先说初秋,再从入暮写起,导入七夕: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气候带出场景。“庭户”是七夕乞巧的活动场所。古时人们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接下来一句“天如水、玉钩遥挂”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远远的天空,为牛郎织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想象织女嗟叹久与丈夫分离,将赴佳期时心情急切,于是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织女本为星名,故称“星娥”。“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郎织女幸福地相会。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而银河耿耿发亮,牛郎织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上片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从景物描写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亚”通压,谓低垂之状。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接下来的一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长恨歌传》),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唐朝诗人祖咏有《七夕》诗曰: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
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
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闺中女伴:指画中联吟赋诗的仕女们。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七夕联吟的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有两次。词人问,她们在斗转星移,星光也在移动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机。词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因为年年有七巧节,也年年有乞巧活动,但妇女们也未必总是幸福,原因是世间总是“多事纷纷”。神话故事,本来“虚无”,“便是有”,牛郎织女“也应年老”了。词人对于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结论,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幅仕女图,住在表现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画中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美。词人舍弃了历来对于这种美的歌颂,而别出机杼地引导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即美丽的愿望,在人间常常是难以如愿的。它启发人思考,同时也深化了词的思想主题。
露罥(juàn)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露:通“路”,指小径。罥:悬挂。钿钗遗恨:一本作“钿钗送遗恨”。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诉衷情·七夕》、《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醉蓬莱·七夕和方南山》、《凤栖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词,可以互相参阅。
“露罥”三句。“露”,通路,指小径;“罥”挂、结也。此言七夕之夜,小径上已结起了蛛丝,西面小楼遮暗了斜堕的月儿,秋风吹乱了深夜还在外面的词人头上的花发。“宫漏”两句。“未央”,汉宫名,借指皇宫,可见其词作于京城临安。此言皇宫中正传出漏声,词人想起,传说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钿钗划出了一条银河,活生生地将牛郎织女分隔在两岸这一遗憾事。在七夕中自然会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人间”四句承上,引申发挥之。此言人世间的男女爱情也是如梦易醒,似风易散,算起来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过。所以牛郎织女虽是一年一度鹊桥会,但是这鹊桥相会也会很快地来到的。纵然他们的相逢,似乎有“相见不相识”的滋味,但话说回来,能够有这一年一度鹊桥会的准确时间,总胜得过那巫山神女来去无踪,毫无准讯的好。“巫阳无准”,也喻词人自己与爱人的生离死别,见面无期。
“何处”三句,言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一股凉沁的秋风,耳中顿时听到有桐叶飘落露井台上的簌簌声,触动了词人像屈大夫吟哦着楚辞一般凑成了哀切的韵律。“彩云断”四句,因风起而续幻思。词人因秋风起随即又仰望青天,只见彩云被风分散,就又想象到天上的鹊桥恐怕也被风吹断了吧。那牛郎与织女俩人的离别情,是没有谁能问得清楚的。天上的银河已经把他们阻隔了千万年,人们只能望见织女星闪烁,好像在闪动着她那晶莹的泪珠似的。“轻俊”两句,记地上“乞巧”。“金针”,据《桂苑丛谈》说:“郑侃女彩娘,七夕陈香筵,祈于织女曰:‘愿乞巧。’织女乃遗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后用作传授密诀之说。此处是说:我望着那些绣娘们在七夕中祈求“金针”,希获“奇巧”的情景,不觉又牵扯出无限感慨。这感慨有对“乞巧”的无用而兴叹,如词人在《六么令·七夕》词中说:“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即是指“乞巧”之无用。也有对自己与所爱女子无由再会的哀伤,此由词中“胜却巫阳无准”句里已有所暗示了。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桥东”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追溯牛郎织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写了织女婚前、婚后和被谪归河东的全过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但文辞流美,叙述宛转,富有情韵,远非《小说》可比。特别是增加了“绿鬓云鬟朝暮梳”一句,与充满着旷怨之情的“辛苦无欢容不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她“河西嫁得牵牛夫”,伉俪相得,极为如意的心情。她由“容不理”变为“朝暮梳”,是热爱男耕女织新生活的表现。诗人加上这一句,丰富了织女的形象,突出了她珍惜爱情、追求幸福的性格,使一个“得此良人”,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新嫁娘的身影跃然纸上,而那“贪欢”“废织纴”之说,已成了苍白无力的欲加之罪。
“别多”以下八句为第三段,写牛郎织女七夕乍会又离的悲痛。一年三百六十日,他们只有一个晚上能够相会,真是“别多会少”,但这是天帝的命令,无可奈何。如果是个忘情者,倒也罢了,却偏偏想起了从前夫唱妇随的无限恩爱,怎能不痛苦万分。他们匆匆相会,离愁别恨还未说完,可是“烛龙已驾随羲和”。神话传说中的烛龙(在北方无日处,目发巨光,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已随御日车之神羲和拉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这样消逝了。守在河边监视他们的天官严厉执行天帝的命令,不管她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天刚亮便无情地催促织女踏上“鹊桥归路”。她心痛似绞,喷涌的泪水,化作了滂沱大雨。但这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泪痕有尽愁无歇”,有尽的泪水又怎能冲洗掉无穷的离愁?这八句诗通过“恩爱多”与“别多会少”、“说不尽”与“烛龙已驾”、难割舍与灵官催发、泪有尽与“愁无歇”的矛盾,把织女内心的痛苦刻划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
最后四句为第四段,是对织女的劝慰之辞。大意是说,织女你不要悲叹,天地固然无情,但你与牛郎一年一度总会相见一次,比起“夜夜孤眠广寒殿”的嫦娥来不知要好多少倍。天地之大,不仅只有嫦娥永久孤眠独宿,“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夫词》);“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施肩吾《古别离》)。人间羡慕织女的怨女真不知凡几,望夫石之多,亦是见证。诗人将嫦娥作为孤凄女子的化身,通过她与织女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不仅写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场面,还追叙了织女婚前婚后的有关情节,展示了她心情变化的三个过程:嫁前“辛苦无欢容不理”;嫁后“绿鬓云鬟朝暮梳”;谪归“泪痕有尽愁无歇”。由怨而欢而悲,机声、玉指、愁容、欢态、叹息、眼泪都写到了。诗篇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她,使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血肉丰满的少女形象活跃在读者面前。这是这首诗超过同题材的一般诗词的地方,无怪乎《侯鲭录》云:“此歌东坡称之”。
这首诗四句一组,一组一意,通俗流畅,平淡自然,是诗人“满口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贺方回乐府序》)的创作主张的体现。
烟霄(xiāo)微月澹(dàn)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抬头仰望明月长空,感慨漫漫历史长河中七夕与秋天都是一样的。
每一年的这一天,牛郎与织女都体味着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烟霄:云霄。
欢情与离恨:神话故事,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来到人间,自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乃断。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此宵:七月七日。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以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的小诗,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首句“烟霄微月澹长空”由写景人手。一弯残月挂在高高的夜空,显得孤寂凄凉。这为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的相会提供了背景,同时渲染一种气氛,这种气氛与人物的心境相合。从首句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会感悟到《七夕》令人感伤的基调。
“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万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意思是说,“秋期”的银河总是“微月澹长空”,从而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说,分居银河东、西两边的牛郎织女,一年之中只能怀着深长的情思隔银河相互眺望,“惟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故事!于是,诗人以咏叹的抒情笔调写道:“”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聚在一起,说不尽绵绵情话,道不完思念爱慕之意;他们会珍惜分分秒秒难得的时光,温存相守,彼此慰藉,享受着无比的欢乐与幸福。遗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相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这一切都发生在七月七El夜,由牛郎和织女来品味。
全诗紧紧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不蔓不枝,最后以尾句中的“此宵”扣合题面“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