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
猜你喜欢
别来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
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
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
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
河汾坐下旧诸生,拔颖丛中学早成。
公相品题文艺价,乡人辟易义风情。
本来云雨蛟龙志,老去山林猿鹤盟。
桂子不须坟上落,此君原自不争名。
残暑初收院宇清,碧梧翠竹水窗明。茅檐对酒能高咏,不为秋风感不平。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xíng)。
忘身辞凤阙(què),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天上星宿的将星动了,汉家营地上的柳条青青。
万里征途刁斗声声鸣响,三军将士迅速越过井陉。
辞别帝宫全忘了身家,立功报国定要夺取龙庭。
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8-139
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
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三军:军队的通称。井陉:古关名,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书生: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间:一作“中”。老:一作“住”。
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把它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井陉”,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这首送别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
暂辞经幄下山邮,独愧官曹有去留。天上群仙归袖领,月中诸帝相神游。
云深辇路苍崖合,风落离宫锦树秋。试问未安新学舍,旧名曾护碧纱不。
碧山留大老,客子几番来。砧杵鸣秋郭,风尘上晚台。
孤怀惟短剑,万事且深杯。东阁多贤士,宁遗作赋才。
忽枉乘轺车,锵然响金辔。
驻轸与我言,琅琅有深意。
乃知故相家,事业已不坠。
信哉渥洼种,千里可立致。
显祖实令君,名声取高位。
伯叔与懿考,联荣重当世。
于今多昆孙,朱紫纷曳地。
勉勉崇令德,苏李何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