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亭孤坐久,野望眼偏明。映日浮云簿,摇风细柳轻。
出墙新笋熟,拍岸晚潮生。遣仆沽春酒,幽欢取次成。
猜你喜欢
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
虫号霜後草,人立雨中桥。
病骨羸将折,残魂黯欲消。
无心作村醉,酒旆苦相招。
坦腹(f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pín)眉。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参考资料:
1、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0-112.
2、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4:163-164.
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欣欣:繁盛貌。
“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
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江亭凭望久,野色暝苍苍。
古木浮寒雾,空山入夕阳。
水流前夜月,风作早来霜。
却笑垂纶者,因渔亦自忙。
千载涛江上,书生诵所闻。
铸形尊越蠡,抉眼悼荆员。
高鸟冲烟没,轻舟压浪分。
何由从此逝,挥手谢诸君。
旅食京华兴已阑,喜扶衰惫出重关。
江波蘸岸绿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
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此行便问天台路,剩采灵芝换病颜。
江水出峨岷,江亭俯要津。诸侯皆职贡,百粤漫风尘。
恩诏传中使,遐方倚外臣。出师劳上将,入幕富嘉宾。
闻道元戎死,频伤义士神。三军宜雪耻,百战莫忧身。
巫峡长多雨,潇湘已暮春。鼎鱼何足制,奏凯勿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