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笑此斋小,曲肱聊度年。
玉楼容十二,世界纳三千。
亦可罗尊俎,何妨散简编。
戏余留岁月,墙远不能前。
猜你喜欢
一室安贴钵,{左秃右贵}然了性空。
曲肱忘世梦,行脚本家风。
山静人稀到,窗开意不穷。
我来频假寐,乐亦在其中。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dī)边絮(xù)。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
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参考资料:
1、吴熊和.《唐宋词汇·两宋卷·第3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9522、《宋词鉴赏大全集》编委会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0,第222页
生查(zhā)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等。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酒面:因喝酒而泛红的脸庞。
这是一首闺词。全词以女主人的口气道出,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这首词由八句组成,其中有六句使用了比喻。首句“郎如陌上尘”,次句“妾似堤边絮”,并非各以一物为喻,而是互文见意,言妾亦如陌上尘,郎亦如堤边絮。尘与絮悠扬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的“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体现出来,喻义明确,词篇的表现力因此加强,引人入胜。
在上阕中,一、二句各自设比,三、四句补叙所比的内容,作为比喻,四句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从措意的过程分析,其间的条理十分清晰。此外,最后两句向对方提出“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的疑问,这又同上半阕的别时情绪遥相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一方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郎的无限忠贞,另一方面又对男方的爱情表示了担心和疑虑。这种“救首救尾”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篇结构更加谨严,而且揭示主题方面,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阕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也是用比喻,不过是暗喻而已。此句“泪”、“雨”并见,以连绵的秋雨喻不断洒落的泪珠,取喻显明,亦足动人。至于“酒面扑春风”,字面本于杜甫《咏怀古迹》诗“画图省识春风面”,而谓女子酒后,脸上绯红,有似春风扑人。像“酒面扑春风”这类比喻,本来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就不甚显著,作者不仅不把相似点说出,反而用叙述式的句子,似乎只在实写两种相关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想真正理解词人的真实意图,就非得下一番推敲的功夫不可。这种比喻,修辞学上称为“曲喻”,古人称之为“不似之似”或“象外句”。“酒面春风”似乎是即写酒又写风,其实是借春风比酒后脸的情态。
在结构安排上,该词表现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词篇写别时情景,自然以描写告别场面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两句为中心,上半阕为别时的感慨,末二句设想别后的情事,篇幅虽不长,却容下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翻空雪浪送飞花。春晓媚霜华。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绮窗明暗是谁家。雕槛馥兰芽。画檐帘幕黄昏后,试倾杯、笑语喧哗。聚散人生,吾侪老矣,醉墨任横斜。
儒秩新承檄,都门故饰轮。金尊行底意,红杏雨中春。
学古心为主,忘言教是真。子当驰逸驾,从此养经纶。
野人炮鹿脯,邀我步烟扉。暖圃融春雪,寒罾挂夕晖。
花残岩蜜熟,松老茯苓肥。薄醉林皋晚,樵歌下翠微。
绿树参差一径斜,青山重叠四围遮。板桥流水村何处,隐约深林有几家。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誇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横刀带剑万人强,蠢尔愚番皆掩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