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淮山何处是蕲春,想见家林猿鹤新。合上烟霄输壮志,却分风月又闲身。
极知归去无多日,细数交游有几人。江左夷吾谁得似,急乘温诏起经纶。
猜你喜欢
涧头连雨水还平,岸草纵横日日生。过眼空林惟鸟影,惊心匝地转蛙声。
病多止酒慵寻句,老矣焚香喜诵经。见说玉溪王别驾,二年官满又将行。
公来兰陵州,旧俗如解酲。封中小草木,薿薿皆精神。
乡来矜陆梁,今也猿鸟驯。乡来矜巧诋,今也伏不伸。
扊扅谨夜户,两载俱撤扁。舟车集大贾,庠序登秀民。
外则仓廪实,内则府库盈。此特馀事耳,外此请具陈。
时方尚武力,习阅锋选精。黄金不爱惜,中的咸赏勤。
重信不重金,貔貅肝胆倾。悠然一寸丹,秋水风泠泠。
脱使玷如粟,孰掩离娄明。离娄寂无睹,只赋荆溪清。
峡流新涨渺无涯,万里云连蜀道赊。未尽三春离席酒,行乘八月使星槎。
怀忠城外瞻祠柏,遣兴溪西对浣花。讼牒锦官知绝少,君于棘寺况名家。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去。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本站。
东吴:泛指太湖流域一带。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除上举的《啰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啰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我行婺女爱平陛,远胜括山多涧冈。千林桕子冻的皪,数点梅萼春微茫。
穷檐炙背傲行客,新店当垆多艳妆。姜畴蔗垄不足算,木绵轧轧霜机张。
儒业痛非时,沙门早愿归。为君持一杖,犹未著三衣。
船卧宵中密,斋炊午后稀。远峰灵鹫色,只待兴如飞。
芸香时近曝书筵,缥帙缃囊得纵观。不是圣时修故事,岂知藏室有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