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树栖残雪,不禁春夜霜。
香飘非宝篆,粉褪厌时妆。
且合收余白,应难待晚黄,
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
猜你喜欢
楚制衣衫个个轻,晴雷知是拓弓声。尘当骏马来时住,风向豪鹰怒处生。
绕出林丛齐掩抑,搜开原野各纷争。鸡栖车里回头望,一道飞毛雪片明。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yuān)机。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参考资料:
1、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96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9-710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鸳机:刺绣的工具。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蕴意精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倾泻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给人“乱山残雪夜,孤灯异乡人”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读者不妨这样联想,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回梦旧鸳机”,情意是十分真挚悲切。纪昀云:“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至于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便略而不写,留在纸外,让读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工力。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落尽梅花空故枝。柳条犹解寄相思。晴丝吹入眉峰碧,乳燕衔残别院泥。
烟漠漠,雨霏霏。赤栏桥畔水生衣。欲知芳草天涯路,牛背斜阳出酒旗。
双阙峙天表,巨鳌戴云浮。秋空气先爽,预惬登高游。
攀缘千仞起,曲折百盘周。苍林忽在下,手挹河汉流。
累累支机石,荒池饮牵牛。峥嵘罗众山,俯视但微丘。
北瞻黄金阙,五城十二楼。高帝圣图远,设险开皇州。
鼎湖不可望,苍梧云影愁。长江渺一发,孰与吾乘桴。
舒啸振铃阁,诸天风飕飗。落日下西岭,惨怆增人忧。
半生葵藿久相知,短发偏宜小接䍦。一曲猗兰青眼共,碧山无尽鸟飞迟。
客程遥指建溪行,要踏东风看幔亭。君去莫嫌春色晚,落花一路水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