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犹赖丹青无处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猜你喜欢
秋山马前空复横,马蹄不作看山行。悠然回首何处所,此心已到他州城。
火灯匆匆鸡一声,贵贱富贫俱有程。相看一语出不得,细雨欲落空江明。
拟作惟扬数月留,西风劝我买归舟。
功名得失千年梦,豪杰穷通万斛愁。
黄菊已花休峦酒,青山何处不登楼。
渔翁自倚船篷睡,一任男儿白尽头。
嘉月停兰舸,金亭狎凤群。江回茂苑日,天吐鹿台云。
暂喜流萍聚,先愁折柳分。何时携紫镜,同揖武夷君。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dù)天津。
看花东陌(mò)上,惊动洛阳人。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参考资料:
1、昌炳兰编著.历代名人咏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67-68.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用潘岳典。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姊妹低头内款时,石家妃子骂封姨。即今未了炎凉债,许傍梅花写一枝。
雪后长途在远天,榆关风细客心悬。迹留南浦因成别,啼过西楼忽渺然。
新影欲低青海月,故群仍破黑山烟。稻粱不免重来食,多恐惊沙没水田。
我本东嘉田舍翁,登科偶与蜀龙同。盍簪经月钦高谊,分袂令人念此公。
幕府可能淹俊杰,宸襟应亦记精忠。他年揽辔游吴越,访我茅庐浙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