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ān)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或一作:悉)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léi)溢九酝(yùn),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kuài)切天池鳞(lín)。
食饱心自若,酒酣(hān)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qú)州人食人。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参考资料:
1、吴大奎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3-185
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意气:指意态神气。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朱绂:与下一句的“紫绶”都只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管才能用。
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译文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注释
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意气:指意态神气。
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只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管才能用。
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3-185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猜你喜欢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pí)琶(pá)。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xiāo)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68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95-196
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里:一作“城”。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
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贫贱:贫苦微贱。
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下一句,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他们能歌善舞,多半会弹奏琵琶。不用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慢慢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乃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强了。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yì)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biāo)尘。
何不策(cè)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首筝曲的声调是多么地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入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知音者能体会出音乐的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本站。
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良,善也。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具,备也。陈,列。
筝:乐器。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满调和。
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唱高言:犹言首发高论。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真:谓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而是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
“齐心”句:下面感慨为人人心中所有。同,一致。申:表达出来。
奄忽:急遽也。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
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高足,良马的代称。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路,路口。津,渡口。
“无为”句: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轗轲:指困顿,不得志。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诗歌看似简朴,实则却婉曲;看似浅近,实则深远。
此诗开头六句说: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安,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这里,诗人首先就讲了宴会及其音乐的美妙。通过宴会音乐,引出了懂得音乐的人。
接着抒情主人公说: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大家都能体会,但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不愿意说出来。这样,不但突出了“新声妙入神”,而都是能“识曲听其真”,为后面表现自己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奠定基础,做了坚实的铺垫。
后面就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诗人在此是说,人生短暂的,但漂泊不定,长年累月,浪费光阴,人生的价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既然“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那么“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这样不但安享富贵荣华,而且也不再浪费生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最后主人公说: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要守贫贱”就是劝诫士人不要死抱贫贱不放。可以说,诗人在劝诫士人,这与“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应,更好地强调了“策高足、踞路津”的迫切心情。也就是说,人生应该有所作为,要说出来,要行动。人具备了“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的能力,就要表现出来。
主人公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整个诗歌就借音乐之美妙,告诉士人们,或者有志之士们,要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要勇于奋斗而“先踞要路津”,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对于人生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参考资料:
1、王延梯.辛弃疾词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2、刘扬忠.《稼轩词百首译析》: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334页
尊:同“樽”,酒杯。
浑欲:简直想。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上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富于情趣。“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没有月亮,纱窗外显得格外孤寂,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下片写赏月不得的愁绪。“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满堂”三句写出中秋无月的寂寞,只好以饮酒和歌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yán)。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离别之酒请不要推辞,让我们开怀畅饮。入朝为官就像靠近玉炉中的熏香让人心中欢畅,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歌筵: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
为别:犹分别,相别。莫辞:不要推辞。入朝:谓进入中央朝廷做官。须:必得,应当。
其一
步登北邙(máng)阪(bǎn),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fén)。
垣(yuán)墙皆顿擗(pǐ),荆棘上参(cān)天。
不见旧耆(qí)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chóu)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lǚ)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yàn)婉,我友之朔(shuò)方。
亲昵(nì)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kuì)岂独薄?宾饮不尽觞(shāng)。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hé)起高翔。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
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
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
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
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
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
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
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
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
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
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本站。
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同“坂”,山坡。
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
顿:塌坏。擗:分裂。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
耆: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
畴:田亩。田:动词,耕种。
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嘉会:欢会。
终极:穷尽。
嬿婉:欢乐。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
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
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
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
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
翮: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其一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应氏指应场、应璩兄弟。应场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时年二十岁,被封为平原侯,应场被任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途经洛阳。当时应场也在军中。之后不久,应场受命为五官将文学,行将北上,曹植设宴送别应氏,写了两苗诗。这苕写洛阳遭董卓之乱后的残破景象。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二旬,写信步登上北亡嚣山,洛阳周围的群山便会历历在目。北邙即亡墨山,在洛阳城北,是曹植送应场的必经之路。"登"和"望"提挈全诗。只有登上北亡山,才能遥望洛阳四周的群山。这二旬,既交待了诗人综观洛阳的立足点,又为下面描写洛阳的荒凉景象,选取了适宜的角度。这样写,合乎事理,使人感到诗中所呈现的景物自然、真切。
接着,诗人写远望中的洛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往日洛阳繁荣、昌盛的景象不见了,眼前只是一座被焚烧后的寂寞荒城。读到这里,读者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董卓焚烧洛阳时的情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为了逃避关东各州郡联军的讨伐,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资治通鉴》卷五十九)。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这里,诗人用"何寂寞"引起下文,为后面具体描绘洛阳的残破景象作了必要的铺垫。
被焚烧后的洛阳是何等景象呢?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顿擗,倒塌崩裂。这两句的意思是,废的残破不堪的墙壁都断裂了,丛生的荆棘高接云天。这是一幅衰败荒芜的景象。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伤心惨目的大动乱后的社会画图,为上两句所反映的事实作了形象的说明和补充。远望中的洛阳是这样,那么洛阳人又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诗中写道: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旧,这里指原先的。耆老,年老、年迈的老人。睹,看见新,指后出生的。诗人眼含热泪,在向读者沉痛地诉说洛阳城中所见到的情景:往日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先后死去了,见到的尽是一些不相识的后生少年。可见,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多么沉重的灾难。
接着,诗人又继续为我们描绘:色郊外所见到的情景:"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田园无人耕种,杂草丛生,路径无法辨识,只好拨开草丛侧身前进,足见其荒芜的严重程度。诗人于此。
摄取生动、具体的圆回,刿毁八似地荔到出仕丛中少一性叫情状,使人感到自然、真实、可信。"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旬中的游子指应氏。应氏曾在洛阳居住过。董卓乱起,应场漂泊在外,一直没有回过洛阳,所以说"久不归"。战乱使家乡一片荒凉,他又怎能辨识家乡田间的小道呢?
以上几句,诗人写遥望中所见及在洛阳所见的情景,在点上进行了必要的渲染,极形象地说明了战乱给社会和人民所带来的沉重灾难。然而,诗人没有就此止笔,而是把视线从点上向面上扩展开来,从洛阳移到整个辽阔的平原:"中原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两句,在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采用一种感叹的旬式,用一个"何萧条"的感叹,和"元人烟的概括,把千里平原一片荒凉的寂寞情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使诗的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念我平常亲,气结不能言"二句,是诗人代应场而言。面对灾难深重的现实,对于人民的苦难和人生的漂泊不定,应场想到即将离开洛阳,"平常亲"再也不能相亲了,郁积在胸中的忧愁涌上心头,竟使他达到"不能言"的程度,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憎恶战乱,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怀。
诗人作这首诗时,距董卓祸乱发生已有二十年之久,而社会景象仍如此荒残,可见当时祸乱给人民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诗中从城市的破坏、田园的荒废、人民的死亡,详尽地描绘出战乱之后洛阳和中原广大地区残破萧条的景象,反映了"千里无人烟"凄凉、悲楚的社会现实,是那个时代社会动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形象反映。它可以和历史相印证,也可以和曹操的《篱里行》、王粲《七哀诗》其一、蔡琰《悲愤诗》相印证。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首先,它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突破一般送别诗写作的框框,不是从写送行入手,而是别开生面地描写洛阳衰败残破的景象,而这种残破不堪的景象又同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吏上都超出了一般送:日诗的范围。其次,诗人在艺术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开头两旬,总领全诗。诗人登山远望,先从洛阳山下笔,然后再写残破的洛阳、萧条荒凉的原野。最后,抒发游子的离乡别土之情。这样,总述与分写相问,由近及远地展开。层次分明,前后照应,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第三,诗歌的语言也很准确、形象、生动。比如:"登"、"望"、"何寂寞"、"尽烧焚"、"皆顿擗"、"上参天"、"侧足刀、"无人烟"等等。写洛阳的残破,诗人用"尽烧焚"来形容、渲染。"尽"字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尽"字,既写出了董卓之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又如:"侧足无行径"旬中的"侧足"二字,也用得极妙。诗人把在草丛中步履艰难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总之,这茜'诗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都代表了曹植前期诗作的一定水平。它是建安诗歌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反映汉末动乱现实的优秀诗篇之一。
其二赏析
这首诗着重抒写惜别之情。关于这首诗,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曾评论说:"此诗用意宛转,曲曲入情,以人命之不常,惜别离之难遣,临歧凄楚,行者又非壮游,相爱虽深,愧难援手,留连片晷,但怨不欢,因作强辞自解,妄意会日之长。"这些,比较正确地概括了诗歌的含意,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提供了借鉴。
诗人从清时难得、嘉会不常写起,引起人生短促的感慨,再写欢送宴会,最后以比翼鸟展翅高翔作结,表现了朋友间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慰勉。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世。屡得,多得。嘉会,指美好的朋友聚集的盛会。政治清明的时世难以多得,美好的盛会不能经常。两联对偶句,既有比喻嘉会象政治清明的时世难得那样不能经常,又含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正是由于战乱没有平息,社会不安定,国家没有统一,清明的时世没有到来,所以,朋友间的聚会自然就不能经常。诗人流露出对当时国家政治时世的不满和对朋友的聚会的珍惜之情。本诗写送别,先从当时的时势下笔,为后面叙写惜别之情定下了思想基调,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巧妙。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两句,是说天地无穷无尽,没有终极的时候,而人的寿命却象早晨的霜露般短暂。读到这里,使我们联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刀同是感叹人生之短暂,曹操从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升去,慨义人生明翘召币,半华剀同趔,出丌扁口、似吟低唱,过渡到"求贤若渴"的高昂情绪,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曹植却从天地没有极限写起,引发出人的寿命象晨霜般短促,蕴含劝慰朋友应珍惜难得的聚会之意。"无终极"和"若朝霜"两相对照,明写人生之短暂+,实指对朋友间相聚的珍惜,进一步说明上二句中的"嘉会不可常",暗示诗人壮志未酬的忧伤。
接着,诗人写对应氏兄弟的美好祝愿:"愿得展燎婉,我友之朔方。"展,申也。嫌婉,安乐而和顺。朔方,北方,此当指邺城而言。应场曾作为曹植的属僚,同曹植一起,随曹操西正马超,路过洛阳,不久,应场受命转为五官将文学,不得不离开曹植北上,投奔留守于邺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应场在《侍卫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曾以"朝雁"自喻,说:"问子游何乡,戢翼飞徘徊往春翔二土,今冬客南淮。"当指这次"之朔方"。曹植在送行之际,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祝愿朋友诸事如意,平安顺利到达北方。
以下,诗人转入对送别宴会的具体描写。"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为了欢送应氏,亲朋们聚集起来,在河的北岸设酒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古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中馈,古代多由妇女主持馈食之事,叫主中馈。谈,进食给长者。这里捐饯行的酒宴。薄,不丰盛。觞,酒杯。尽觞,干杯。难道是酒宴不丰盛?客人们为何饮得不那么欢畅。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叙写朋友间的离别之倩,而是通过询问客人们饮酒不欢畅的原因,暗喻离别时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应氏及朋友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二句,诗人跳出对筵宴的具体描述,向转与朋及涸目驯期翌。删厌厶州'硼屈'蚋'因而期望也就深厚,而诗人又无能为力,无法满足应氏的殷切期望,所以内心感到很惭愧。诗中,蕴含着歉疚、深沉的感情,这种忧郁的感情,可能与其兄曹丕此时被汉献帝任命为五宫中郎将及副丞柜事有关。
接着,诗人继续叙写对朋友的依恋之情:"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曰长。"山川险阻而路途遥远,别离的时间已很短促,再次相会的日子将会很长。这二句,一是言其怼朋友即将离别的依恋;二是说明聚会难得,应该珍惜,何不开怀畅饮。它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二句相照应,是对"不尽觞"的宾客的劝酒辞"。
最后两句:"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比翼鸟,是指翅膀并在一起飞翔的两只鸟,古人常以此比喻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此处比喻朋友闾的情谊。施翮(禾),展翅。这二句,是在上二句基础上的合理的想象和发挥。既然朋友聚会很难,而且相会的日子叉很久远,那么盆:么办?诗人展开理想的翅膀,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愿化作比翼鸟,和朋友们展翅高翔。这里,诗人没有抒写离愁别绪,而是满含激情,愿与朋友们比翼双飞,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送应氏》第二首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全鬣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诗人写送别的筵宴,先不写其场面和盛况,而是从当时的时势着笔,造成一种聚会难得、机不可失的气氛,领起全篇。接着,正面描写对应氏兄弟的祝愿和欢送。这里,虽然交代了欢送筵宴,但仍未具体描写,只是用"中馈岂独薄"来反衬,最后以比翼鸟比喻。全诗虚写聚会,实写欢送惜别之情,虚实相生,用意宛转,曲曲入情。此外,对偶句的运用也纯熟自然,恰到好处。比如,"清时难屡得,为会刁:可常"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等旬式,对偶工整、朋审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兵卫森画戟(jǐ),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kē)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dǔ)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qiǎn),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líng)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xiáng)。
吴中盛文史,群彦(yàn)今汪洋。
方知大藩(fān)地,岂曰财赋强。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本站。
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居处崇:地位显贵。斯民康:人民康乐。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神欢:精神欢悦。
吴中:苏州的古称。群彦:群英。汪洋:众多。
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luán)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sāo),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chēng)素面,醉把貂裘(qiú)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精美的盘中嫩葱都是一寸来长,精致的宝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为这是你亲手为我烹调的。
温暖的火炉映着酒醉的脸庞,乘着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脱掉。我踏着京城里的街道,在这回去的路上仍然带着几分醉意。
参考资料:
1、叶嘉莹,安易编著.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1:第372-373页
2、王国维著;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人间词为伊消得人憔悴附人间词话: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70页
玉盘:盘子的美称。鸾刀:刀环有铃的刀。羊肩:羊腿。进:献上。腥躁:泛指生肉的气味。
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此当指火锅。赪素面:使素面变红。赪,红色。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缓:宽松,此指把外衣脱下。天街:京城街道。
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在开头一句就用了古代的典故以赞美对方的手艺并略免轻供保薄之嫌。洁净如玉的盘中摆着又白又嫩的葱段儿,首先就给人一种精雅漂亮的印象;“寸断葱芽”令人联想到女性做事之有规矩、有尺度。细切“羊肩”,体现了女主人礼貌待客之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进餐中带有情义,寄情于伊人之“亲手”,突出了对女主人的尊敬之意。
第五、六句,写当炉喝酒进餐的豪情,体现了词人晚餐的愉快和宾主间的融洽,人物刻画细致,见神态。简体字中将“面”、“麺”并为一“面”字,在表述和传达方面造成许多误会和混淆,实甚不当。此处“素面”因“红炉”而微微泛红(“赪”),越发显得娇媚。此处只是表达了作者吃得高兴的意思。
最后两句写“归路”兴且不浅。从那个“馀”字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强调的还不是归路上的狂而是酒宴上的狂;这个“狂”字,暗地里有一种模仿魏晋士人那种不拘礼法的作风之意。从“红炉”的室内走上“踏霜”的“天街”,这里边便有了一种从暖到寒、从醉到醒的感觉,而这种寒冷与清醒的感觉,正好成了刚才晚餐时那种耽溺与任纵之情绪的一个反衬。
词中作者欲为男子制作一幅风俗素描,便借女子的双眼作为观察点,串起所要表达的景象,这叫爱情线索,符合作者那瑰丽温馨的词风要求。
其一
步登北邙(máng)阪(bǎn),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fén)。
垣(yuán)墙皆顿擗(pǐ),荆棘上参(cān)天。
不见旧耆(qí)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chóu)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lǚ)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yàn)婉,我友之朔(shuò)方。
亲昵(nì)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kuì)岂独薄?宾饮不尽觞(shāng)。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hé)起高翔。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
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
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
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
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
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
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
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
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
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
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
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同“坂”,山坡。
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
顿:塌坏。擗:分裂。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
耆: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
畴:田亩。田:动词,耕种。
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嘉会:欢会。
终极:穷尽。
嬿婉:欢乐。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
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
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
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
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
翮: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应氏指应场、应璩兄弟。应场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时年二十岁,被封为平原侯,应场被任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途经洛阳。当时应场也在军中。之后不久,应场受命为五官将文学,行将北上,曹植设宴送别应氏,写了两苗诗。这苕写洛阳遭董卓之乱后的残破景象。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二旬,写信步登上北亡嚣山,洛阳周围的群山便会历历在目。北邙即亡墨山,在洛阳城北,是曹植送应场的必经之路。“登“和“望“提挈全诗。只有登上北亡山,才能遥望洛阳四周的群山。这二旬,既交待了诗人综观洛阳的立足点,又为下面描写洛阳的荒凉景象,选取了适宜的角度。这样写,合乎事理,使人感到诗中所呈现的景物自然、真切。
接着,诗人写远望中的洛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往日洛阳繁荣、昌盛的景象不见了,眼前只是一座被焚烧后的寂寞荒城。读到这里,读者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董卓焚烧洛阳时的情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为了逃避关东各州郡联军的讨伐,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资治通鉴》卷五十九)。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这里,诗人用“何寂寞“引起下文,为后面具体描绘洛阳的残破景象作了必要的铺垫。
被焚烧后的洛阳是何等景象呢?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顿擗,倒塌崩裂。这两句的意思是,废的残破不堪的墙壁都断裂了,丛生的荆棘高接云天。这是一幅衰败荒芜的景象。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伤心惨目的大动乱后的社会画图,为上两句所反映的事实作了形象的说明和补充。远望中的洛阳是这样,那么洛阳人又是一种什么样子呢?诗中写道:旧,这里指原先的。耆老,年老、年迈的老人。睹,看见新,指后出生的。诗人眼含热泪,在向读者沉痛地诉说洛阳城中所见到的情景:往日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先后死去了,见到的尽是一些不相识的后生少年。可见,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多么沉重的灾难。
接着,诗人又继续为我们描绘:色郊外所见到的情景:““田园无人耕种,杂草丛生,路径无法辨识,只好拨开草丛侧身前进,足见其荒芜的严重程度。诗人于此。
摄取生动、具体的圆回,刿毁八似地荔到出仕丛中少一性叫情状,使人感到自然、真实、可信。““旬中的游子指应氏。应氏曾在洛阳居住过。董卓乱起,应场漂泊在外,一直没有回过洛阳,所以说“久不归“。战乱使家乡一片荒凉,他又怎能辨识家乡田间的小道呢?
以上几句,诗人写遥望中所见及在洛阳所见的情景,在点上进行了必要的渲染,极形象地说明了战乱给社会和人民所带来的沉重灾难。然而,诗人没有就此止笔,而是把视线从点上向面上扩展开来,从洛阳移到整个辽阔的平原:“中原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两句,在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采用一种感叹的旬式,用一个“何萧条“的感叹,和“元人烟的概括,把千里平原一片荒凉的寂寞情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使诗的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念我平常亲,气结不能言“二句,是诗人代应场而言。面对灾难深重的现实,对于人民的苦难和人生的漂泊不定,应场想到即将离开洛阳,“平常亲“再也不能相亲了,郁积在胸中的忧愁涌上心头,竟使他达到“不能言“的程度,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憎恶战乱,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怀。
诗人作这首诗时,距董卓祸乱发生已有二十年之久,而社会景象仍如此荒残,可见当时祸乱给人民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诗中从城市的破坏、田园的荒废、人民的死亡,详尽地描绘出战乱之后洛阳和中原广大地区残破萧条的景象,反映了“千里无人烟“凄凉、悲楚的社会现实,是那个时代社会动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形象反映。它可以和历史相印证,也可以和曹操的《篱里行》、王粲《七哀诗》、蔡琰《悲愤诗》相印证。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首先,它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突破一般送别诗写作的框框,不是从写送行入手,而是别开生面地描写洛阳衰败残破的景象,而这种残破不堪的景象又同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吏上都超出了一般送:日诗的范围。其次,诗人在艺术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开头两旬,总领全诗。诗人登山远望,先从洛阳山下笔,然后再写残破的洛阳、萧条荒凉的原野。最后,抒发游子的离乡别土之情。这样,总述与分写相问,由近及远地展开。层次分明,前后照应,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第三,诗歌的语言也很准确、形象、生动。比如:“登“、“望“、“何寂寞“、“尽烧焚“、“皆顿擗“、“上参天“、“侧足刀、“无人烟“等等。写洛阳的残破,诗人用“尽烧焚“来形容、渲染。“尽“字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尽“字,既写出了董卓之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又如:“侧足无行径“旬中的“侧足“二字,也用得极妙。诗人把在草丛中步履艰难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总之,这茜'诗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都代表了曹植前期诗作的一定水平。它是建安诗歌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反映汉末动乱现实的优秀诗篇之一。
赏析
这首诗着重抒写惜别之情。关于这首诗,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曾评论说:“此诗用意宛转,曲曲入情,以人命之不常,惜别离之难遣,临歧凄楚,行者又非壮游,相爱虽深,愧难援手,留连片晷,但怨不欢,因作强辞自解,妄意会日之长。“这些,比较正确地概括了诗歌的含意,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提供了借鉴。
诗人从清时难得、嘉会不常写起,引起人生短促的感慨,再写欢送宴会,最后以比翼鸟展翅高翔作结,表现了朋友间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慰勉。
““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世。屡得,多得。嘉会,指美好的朋友聚集的盛会。政治清明的时世难以多得,美好的盛会不能经常。两联对偶句,既有比喻嘉会象政治清明的时世难得那样不能经常,又含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正是由于战乱没有平息,社会不安定,国家没有统一,清明的时世没有到来,所以,朋友间的聚会自然就不能经常。诗人流露出对当时国家政治时世的不满和对朋友的聚会的珍惜之情。本诗写送别,先从当时的时势下笔,为后面叙写惜别之情定下了思想基调,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巧妙。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两句,是说天地无穷无尽,没有终极的时候,而人的寿命却象早晨的霜露般短暂。读到这里,使我们联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刀同是感叹人生之短暂,曹操从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升去,慨义人生明翘召币,半华剀同趔,出丌扁口、似吟低唱,过渡到“求贤若渴“的高昂情绪,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曹植却从天地没有极限写起,引发出人的寿命象晨霜般短促,蕴含劝慰朋友应珍惜难得的聚会之意。“无终极“和“若朝霜“两相对照,明写人生之短暂,实指对朋友间相聚的珍惜,进一步说明上二句中的“嘉会不可常“,暗示诗人壮志未酬的忧伤。
接着,诗人写对应氏兄弟的美好祝愿:“愿得展燎婉,我友之朔方。“展,申也。嫌婉,安乐而和顺。朔方,北方,此当指邺城而言。应场曾作为曹植的属僚,同曹植一起,随曹操西正马超,路过洛阳,不久,应场受命转为五官将文学,不得不离开曹植北上,投奔留守于邺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应场在《侍卫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曾以“朝雁“自喻,说:“问子游何乡,戢翼飞徘徊往春翔二土,今冬客南淮。“当指这次“之朔方“。曹植在送行之际,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祝愿朋友诸事如意,平安顺利到达北方。
以下,诗人转入对送别宴会的具体描写。“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为了欢送应氏,亲朋们聚集起来,在河的北岸设酒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古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中馈,古代多由妇女主持馈食之事,叫主中馈。谈,进食给长者。这里捐饯行的酒宴。薄,不丰盛。觞,酒杯。尽觞,干杯。难道是酒宴不丰盛?客人们为何饮得不那么欢畅。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叙写朋友间的离别之倩,而是通过询问客人们饮酒不欢畅的原因,暗喻离别时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应氏及朋友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句,诗人跳出对筵宴的具体描述,向转与朋及涸目驯期翌。删厌厶州'硼屈'蚋'因而期望也就深厚,而诗人又无能为力,无法满足应氏的殷切期望,所以内心感到很惭愧。诗中,蕴含着歉疚、深沉的感情,这种忧郁的感情,可能与其兄曹丕此时被汉献帝任命为五宫中郎将及副丞柜事有关。
接着,诗人继续叙写对朋友的依恋之情:“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曰长。“山川险阻而路途遥远,别离的时间已很短促,再次相会的日子将会很长。这二句,一是言其怼朋友即将离别的依恋;二是说明聚会难得,应该珍惜,何不开怀畅饮。它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二句相照应,是对“不尽觞“的宾客的劝酒辞“。
最后两句:““比翼鸟,是指翅膀并在一起飞翔的两只鸟,古人常以此比喻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此处比喻朋友闾的情谊。施翮(禾),展翅。这二句,是在上二句基础上的合理的想象和发挥。既然朋友聚会很难,而且相会的日子叉很久远,那么盆:么办?诗人展开理想的翅膀,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愿化作比翼鸟,和朋友们展翅高翔。这里,诗人没有抒写离愁别绪,而是满含激情,愿与朋友们比翼双飞,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送应氏》第二首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全鬣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诗人写送别的筵宴,先不写其场面和盛况,而是从当时的时势着笔,造成一种聚会难得、机不可失的气氛,领起全篇。接着,正面描写对应氏兄弟的祝愿和欢送。这里,虽然交代了欢送筵宴,但仍未具体描写,只是用“中馈岂独薄“来反衬,最后以比翼鸟比喻。全诗虚写聚会,实写欢送惜别之情,虚实相生,用意宛转,曲曲入情。此外,对偶句的运用也纯熟自然,恰到好处。比如,“清时难屡得,为会刁:可常“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等旬式,对偶工整、朋审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