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
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
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
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
嚣祲碍亭毒,三精惨不鲜。
涂饰为善治。制作埋九渊。
固有二三子,梯级堪攀缘。
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
拔地为五岳,岂其高到天。
猜你喜欢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yàn)旋研(yán)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jiān)为无色。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本站。
红叶:枫叶。黄花:菊花。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别来:别后。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素玉朝来有好怀。一枝梅粉照人开。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玄楼矗城端,檐影堕水涯。凭阑对堤草,鸣橹飞浪花。
旧闻会昌湖,一望十里赊。藩篱孰定地,相入如犬牙。
河间寻丈波,仅可通行艖。芙蕖已销落,寒水浮枯葭。
佳景不及远,兴思重咨嗟。夫人各有思,所异正与邪。
潮汐荡漓薄,郑卫生淫哇。君子善发虑,身通心则遐。
徘徊兴未已,古木啼昏鸦。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正如垂翅鹤,怅望辽海路。
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
裂裳裹两踵,此诗亦已屡。
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秋风吹短裘,万里入芒屦。
有美人兮天之涯,食兰菊兮服锦衣,
披琼简兮规天维。隔昆丘之遐阻兮,
限弱水之漫瀰。曾故人之莫吾知兮,
旷千载而不归。岁冉冉其将莫兮,
俨吾驾而不可以徒回。几逍遥於山阿,
思夫君於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