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是逃名韩伯休,避兵聊欲蔽林丘。天公悔祸有今日,臣子扶颠无半筹。
苍玉硖鸣春意动,红绵袄出雾痕收。诗来适喜王师至,醉插梅花舞白头。
猜你喜欢
满酌西湖酒。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正画舫、春明波透。记得名园曾驻马,锦鞍鞯、浅映堤桥柳。寻胜赏,重回首。不妨旋摘枝头有。喜青青、垂丸带子,脆圆如豆。想是和羹消息近,报与醉翁太守。道玉铉、有人启奏。红药当阶明似锦,觉娇莺、无燕皆称寿。唱此曲,付红袖。
识了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
如何乞索忘唐突,拟赋江南鹤膝枝。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登名三十载,岸帻去壶山。乍入离珠府,不留鸣玉班。
同升君弱冠,久别我衰颜。及此吟哀些,伤哉数太悭。
驱(qū)马蓟(jì)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huò)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参考资料:
1、孙建军.《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1725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高适岑参诗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75页
蓟北:指蓟门以北。蓟门,在今北京西南。驱马:驰马。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豁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长剑独归来: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一昔人天,渭阳情重,怆然泪下。甥舅齐年,束发同骑竹马。
到中年哀乐偏多,养生桐梓忘拱把。最伤心母氏,同怀七子,遂无存者。
忆平头笼烛,每短巷相从,辄逾深夜。一廛聊寄,缝腋依然儒雅。
何田家一院荆华,临风俄见三株谢。信彭殇自古难齐,水
分肥不及暗生嗔,蹩脚先生老气横。
唯一辉煌新建设,前朝灯火万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