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奉天书出建章,明时谁不羡仙郎。五云偏借斑衣色,列宿遥含画省光。
水部盛名悬楚望,南山佳气入高堂。鹿门咫尺庞公宅,那见恩波绕汉阳。
猜你喜欢
万里桐风吹素天,清虚楼閤澹娟娟。人间谩爱凉如水,枕上空疑夜是年。
兔影斜涵丹桂陌,鸾声细落白榆烟。晚来斗帐寒香透,只恐萧郎骨已仙。
金鼎香销沈麝,碧梧影转阑干。可庭明月绮窗闲。
帘幕低垂不卷。
一自高唐人去,秋风几许摧残。拂檐修竹韵珊珊。
梦断山长水远。
瑞云山裹善知识,道在东南海上行。
擂鼓转航容易事,秋风八月大潮生。
官事一酒瓮,寝斋低竹檐。
朝昏睡过半,老病醉相兼。
楼晚双旗袅,城昏叠鼓严。
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
绛帕蒙头绾玉簪,出山万里道缘寻。归来真诀浑忘却,祗觅丹砂炼白金。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suì)。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晚妆梳罢,又手执画笔。镜中,你的纤纤柳眉,是否正如窗外的一弯新月。回首天边,烟雨正朦胧,让人看不分明的,是藏在烟雨后的一弯新月。
这样的夜空,不需要有星星,和我一起守着永恒誓言的。是你,是在星海飘摇的一弯新月。寂静的夜,寂寞的小楼。茫茫人间,你我同样的哀愁。想必也如天边的那弯新月。
参考资料:
1、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404
晚妆:女子梳理晚妆。纤眉:纤细的柳眉。准待:准备等待。分明:清楚。不胜:不甚分明。
守取团圆:本指等到月圆时,这里双关,另一层意思是与意中人团圆。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新月,比喻拟人,巧妙别致,颇有风格。
上片正面描写,通过比喻拟人表现新月。看那天边初生的新月,像一位美貌绝伦女子,正临镜梳妆时用那画笔画出的一条弯弯的眉毛。要等到夜色中的烟雾消散后,天空澄澈,那时才能看见这一轮新月的美丽——然而细雨烟中,不甚了然,满目还是一片迷蒙。上片虽主要写的是新月,却还应注意到一点,也就是情感上的表现。本来花了很长时间、很多心思,好好化了一番晚妆,要等有人来欣赏自己,然而“准待分明”时,却发现“和雨和烟两不胜”,竟然不能看清这美貌,如何不让人悲伤。这里将新月拟人化了,比成一位女子,弯弯的眉毛高高翘起,好像女子皱眉不高兴似的。但实际的情感从下片可知并不单单是新月的悲伤,而是“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下片从侧面描写新月,并且把情感也从新月落到人身上了。不要让星星替代了新月,让它们成为这漫漫黑夜的主角,须慢慢坚持,总会有变成玉盘圆月的那一夜。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月,下片写人,最后一句“天上人间一样愁”将上下两片、天上人间联系起来,情景交融。
这首词中“红楼”可以有多种解释。一种是红色的楼房,如史达祖《双双燕》中:“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洪升《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两句中的“红楼”都是指这个意思。第二种解释是富贵人家中,女子居住的闺房称为“红楼”,如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王庭珪《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第三种解释是旧事妓女居住的地方,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卷二载:“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当然还有《红楼梦》之所谓“红楼”,大概是由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缘故,这“红楼”应是第一种意思。
至于此首词中“红楼”的意思,向来应该是第二种,富贵家庭中女子的闺房,因为这符合词人的总体风格以及社会环境。事实上,明清以来,文人的诗词中妓女的成分已经远少于唐宋,原因就在于唐宋妓女一般是艺伎,她们多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或更歌善舞,或长于填词写诗歌,所以那时文人多喜欢来往其间;然而明清以来,妓院就成为真正的烟柳之地,文化氛围也消失殆尽,艺伎就不是主流,文人也不齿于此了。所以从这两方面看,纳兰性德这里的红楼应该是第二种意思,或者是第一种。
浅碧深红照眼明。画楼低处一枝横。轻轻莫动护花铃。
笑捻芳华褰绣箔,有人妆罢正相迎。低声微露索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