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拜揖清光咫尺间,彫舆欲动更移班。蓬莱不动鳌头稳,阊阖未开天上閒。
老去一官羞简策,春来归梦满淮山。自惭衰病独随俗,醉逐游人月下还。
猜你喜欢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tiān)波浪向人间。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参考资料:
1、麻守中.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0:235-237.
2、李时人主编.古今山水名胜诗词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443页.
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无心:舒卷自如。闲:从容自得。
何必:为何。奔:奔跑。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
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
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气与春争。
神龙媚此清浅居,欻然腾陵行太虚。
越已倚赖龙沾濡,频年岁事胜三吴。
到仁一视无戚疎,置彼此及心缺如。
嗟龙自伐端欺予,淮南之民如渴乌。
满目江山四望幽,白云高卷嶂烟收。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
远岫似屏横碧落,断帆如叶截中流。
瘦马踏残月,模糊认驿程。路长愁日短,风重觉裘轻。
旅况寒尤苦,名心老渐平。疏帘横树杪,知有酒人行。
朝落一寸水,暮落一寸水。卷水去入湖,更值南风起。
舟行意虽急,滞碍乃如此。矗矗在吾前,千艘正衔尾。
秋夜孤灯坐,迢迢万虑赊。经年常作客,清梦几还家。
寺迥钟声杳,窗虚月影斜。破愁除是酒,僮仆劝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