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校尉新开疏勒,旋右地,返轮台。未归来。
夺得燕支万里,草青春已回。谁道于阗还有,野花开。
猜你喜欢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昨夜羽书消息,胡骑满,俊鹰愁,雁门秋。
何日登台呼去,澹烟凉欲流。飞趁马蹄风雪,纵清游。
可惜健儿身手,疏玉勒,倦金绦,太逍遥。
砂碛斜阳如梦,阵云骄复骄。谁傍雪山围猎,试弓刀。
唤起玉关豪杰,开倦眼,盼青云,去从军。
如许纵横狐兔,臂鞲缠杀人。依旧极天衰草,向黄昏。
汉使昔年离别。攀(pān)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qiāng)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长叹愁思,与你离别之情,攀爬在稀疏的柳枝上、折断的梅枝上、还有西部的楼台上,难舍难分。
千里之外的边关覆盖在春雪里,远去的雁群已经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那长叹愁思,只有月亮的影子在西北戈壁滩上徘徊。
参考资料:
1、陈如江编注.红楼别夜堪惆怅花间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21页
2、周青著.青蛾文集3: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1:第67页
汉使:本指汉朝出使西域的官员,这里泛指远戍西陲的将士。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折寒梅:折梅花以赠远人。上高台:登台遥望,以寄乡思。
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羌笛: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月徘徊:意谓月亮也被凄怨的笛声所感动而在空中徘徊。
此词表现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怨。
上片采用铺叙的手法。点明人物、时间、情事,追述征人当年离别的情景。“攀弱柳”句,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组接成动人的离别画面,蕴含着依依难舍的深情。攀柳、折梅、上高台,这些动作均围绕“汉使离别”这一中心而层层展开。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又蕴涵浓浓的离别情意。所以耐人寻味。
换头处描写思妇遥想边塞风物,“千里玉关春雪”。构成一幅富有边塞特征的辽阔苍茫的画卷,寄托着对于远方亲人的急切思念;然而“雁来人不来”,表达出失望寂寥的愁告。结末两句借助富有特征性的羌笛、明月视听意象的刻撕,消染出凄清、悲凉的情感氛围,渗透着征人思妇格外浓烈的悲。王昌龄《从军行》诗歌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无怨之意。那金闺万里愁。”温词与王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品摆脱了温词绮美秫艳的一般风格,而是择用歌咏边塞题材的典型意象,通过短促刚直的句式、质朴简洁的语言。更为深切自然地抒写了征人思妇的愁怨,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捍拨紫槽金衬,
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
竞婵娟。
三十六弦蝉闹,
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
莫重弹。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芳草丛生缕结,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
挑尽金灯红烬,
人灼灼,
漏迟迟,
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
闲愁上翠眉。
闷杀梧桐残雨,
滴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