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翠屏千古自嶙峋,此日来游意独亲。忽听歌声林木起,始知天地属閒身。
猜你喜欢
{左耳右九}群揭秋浅,吹醉行山阿。
不放菊花开,无奈秋风何。
三甃函冽髓,与山为清凉。
路人汗如雨,秋垄方骄阳。
天雷夜劈山,暍死意犹在。
平原如何作,世事松声外。
飞入中州海外山,青原横列翠微间。地灵疏瀹三溪水,天老钳锤七祖关。
梦寐人家灰劫尽,菩提树种土花斑。几年夜雨残僧席,挫折秋风古佛颜。
所至纷纷簿领堆,也须风月洗尘埃。明朝相与寻师去,况是同行掉臂来。
夙昔志幽寻,閒来即登历。天清海上秋,木落林间夕。
琴樽集华缨,歌吟坐台石。醉归觅前途,暝岩起寒色。
红药阶翻。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
重门天许闭春寒。问谁雨、消茶余酒阑。平生感,渐揽镜、鬓霜愁看。
花满。归缓缓。多事海风,吹梦天涯远。故国乌衣,帝乡玄圃,沾泪征衫休浣。
心共罗浮蝶悠飏,望京应费登楼眼。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líng),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zhǎi)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yǐng)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hào)。
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楚国的遗老。
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5-916
修蛇:长蛇、大蛇。
巴陵:山名。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即今湖南、江西一带。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带。章华: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华容,即今监利。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关河:关山河川。氛雾:雾气。诗中比喻乱贼。
苍昊:苍天。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尧曾派后羿在洞庭斩杀巴蛇(即修蛇,大蛇)。这条大蛇死后,蛇骨堆积得象臣陵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巴陵。古代还传说,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诗一开始,诗人就用这些传说作了一个比喻:襄州将领康楚元、张嘉延在荆州叛乱,就象那大蛇一样吞食巨象,在洞庭湖一带横行无忌,作恶多瑞。
“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这几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说自己正流落在穷乡僻壤,加上岁暮将届,气候阴寒,时局充满危机。诗人被困居在这里,形容枯槁,憔悴不堪,虽然归心似箭,无奈又为动乱的现实所阻隔,真是有家难投,报国无门。
“郢路方丘墟,意华亦倾倒。”前两句写社会环境:由于当时荆州一带战乱纷扰,破坏惨重。昔日繁华的章华台亦已倒塌。后两句写自然环境,点出时令和节候。时值深秋,秋风萧瑟,猿啸声声,落叶纷纷。鸿雁早已自北而南,飞回南方了。这几句写的都是客观现实和自然景物,但诗人愁苦忧伤的心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不能自已,大有物尚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沉感慨。
“日隐西亦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吴!”《水经注》有这样的记载:“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看来诗人“临洞庭”的时间已经不短,太阳已被洞庭湖西的赤沙湖所吞没。一轮明月却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完了青草湖。
末尾四句,诗人写得尤其沉痛:天色已晚,山河逐渐望不见了。有如烟氛迷雾的“荆州贼乱”理应统统一扫而光!我要高声地问问苍天:我的呼叫声你到底听得见还是听不见?由于时代动乱和个人坎坷的经历,在这首诗里,忧愤不平和感伤的情绪不免流露,但与此同时,也可窥见已是垂暮之年的诗人,仍然密切关注时局,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上层统治集团,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和炽烈奔放的感情不减当年。
全诗对“洞庭”的自然景物没有作精细的刻画和描写,只是选择了“荆州贼乱”这一客观事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达到“言怀”的目的。诗中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使诗意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色彩。这首诗除了首尾几句外,也有不少对偶的句子,但都自然而毫无斧凿痕迹,充分显示出诗人功力的深厚。
梵宫默祷托炉烟,火繖愁张六月天。
雨倏随车符蚁垤,水分沃野免龟田。
已知帘影多琴暇,更与花封结饭缘。
坐听四方同润泽,庶几大有特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