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夕阳绽处动归舟,照眼明边是白鸥。只听前湖歌欸乃,不知风雨转船头。
猜你喜欢
物报春光去已深,残红满地绿成阴。
晚花便好吟诗惜,余景应须载酒寻。
欢意莫教时节挫,穷愁自倚岁寒禁。
亭园况是登临胜,何必流年动素心。
四月残红日日稀,平阳园槛正芳菲。
春知东馆酣宾客,应是阳和未放归。
于穆世庙,肃雍显清。俊乂翼翼,秉文之成。越序上帝,骏奔来宁。
建立三雍,封禅泰山。章明图谶,放唐之文。休矣惟德,罔射协同。
本支百世,永保厥功。
乱云拂袖。百感新疏酒。愁外西山如客瘦。一角修眉还斗。
无言独立青菭。高城画角声催。指与断鸿归路,夕阳依旧宫槐。
文昌冠剑辍名卿,书殿丹青得老成。
晓日旌旗熊虎动,秋郊组练雪霜明。
邠郊风教农桑国,秦帝山河屏翰城。
竹马儿童应借问,使君揽辔旧澄清。
青青杨柳陌(mò),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tì)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cí)家久,看之泪满巾。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9-41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陌:田间小路。
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高堂: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不行:不行进;不前进。
切切:恳挚、深切之意。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
前侣:前面的同伴。征轮:远行人乘的车。
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徒:一作“从”。
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