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归舟五月发通津,腰带横金命服新。苒苒光阴双短鬓,茫茫天地一閒人。
庭前剩种陶潜菊,扇底全无庾亮尘。寄我嘉禾溪上句,年来诗律更通神。
猜你喜欢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连廊四注塔中起,五月殿阴作商气。竹床午枕耐睡魔,宝铎天风吹佛事。
小冠捧腹绕檀栾,坐隐应迷日下山。骑马归来还执热,蚊雷虺虺满人间。
秧入土,麦上场。丰年已兆,比屋盈仓。饥来吃饭,热来乘凉。
东倒西擂,随缘遇方。更无馀事可商量,夜来却被子规啼断肠。
因甚如此,阎罗老子要饭钱。
别去情何限,忧来泪满襟。人皆知点玉,孰与辩疑金。
月照吴门树,霜飞建业砧。最怜诗社散,悽绝独长吟。
岁月推移自古今,山中松菊已成林。浔阳且学陶公醉,渔父谁怜楚客吟。
萍水他乡劳梦寐,风烟何日喜招寻。高梧彩凤朝阳近,阿阁还闻治世音。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
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参考资料:
1、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顿生感慨,故首两句即以“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伤之,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然虽伤之,亦含赞颂景仰檀道济之意,此从将檀道济比喻为巍巍万里长城可见。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发其沉痛情感。次句“荒营野草秋”,以眼前荒凉萧条之景寄托其悲凉沉痛之思。由于诗人心头别有一层现实的凄楚哀感在,因此一登旧垒,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数百年前遭冤被害者的愤怒的抗议声立即在耳际回响。这种历史与现实在心头的交感共鸣,不是说明诗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强烈,而是说明诗人需要借助历史来抨击现实,抒发积愤,悼念友人。诗人的友人王叔文是中唐的政治家。在唐顺宗支持下,他主持永贞革新,兴利除弊,曾使“人情大悦”。后来不幸被宪宗“赐死”。诗人认为这也是自坏长城。三,四两句化用民谣入诗。据作者自注:“史云:当时人歌曰‘可怜《白符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的被杀,尽管宋文帝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但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的同情在遭冤者一边。这首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对于王叔文的无罪被“枉杀”,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的判别,人民的同情也在王叔文一边。借古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而又妙在不肯说破,遂使全诗意蕴深厚,寄慨无穷。
青莲自是出淤泥,在处明心更不迷。寄语学人须著意,本来无染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