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省墓归来二载馀,青山绿水复相娱。两乡故旧皆青眼,何处人烟不可居。
猜你喜欢
碧海无波,瑶(yáo)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qǐ)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jiān)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参考资料:
1、沈谦.词话丛编·填词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6:98
2、沈祖棻.宋词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21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思量:考虑;忖度。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红笺:红色笺纸。附:带去。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赋性“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但晏殊写的这类词,也不像完全脱离自身生活的客观描写,这首《踏莎行》小令,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此词写别情。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楚辞·离骚》有瑶台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说要往海上仙山,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它和作者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同一意境。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还是失之显露;而作者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词中的“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另一首《踏莎行·小径红稀》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笔的妙处正相同,都是以景结情。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不脱晏殊词的特点;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一干生数花,春风折香玉。持之赠所思,幽人在空谷。
渚鸿不侣鹜,联翩入紫云。有时下同宿,终然不离群。
磊落千金马,贡作万乘车。双双翼飞龙,齐秣亦齐驱。
驰翔有美世共珍,列之天闲织其文,以章有德劝百臣。
苍鹰虽鸷豺狼猛,安得称重于其伦。阊门今古道繁华,歌钟日夕沸如麻。
东邻宴公子,西舍酣倡娃。谁人堂上题乐孺,中有二士为奚家。
先人应能积为善,天锡一双白璧皆无瑕。伯兮友仲兮悌棠华,韡韡风光媚。
架有互服衣,榻有共覆被。入室谐兰香,出门偕远志。
仗剑作长游,千里万里亦同次。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
醉中尚能为尔歌,歌此敬多感亦多。吴中土风清且嘉,今如君者有几何。
君家伯祖我祖高,弟子文名风节犹嵯峨。乃知仁人有后世济美,看尔富寿方来百福如山河。
斜磴临高树,孤峰荷上天。旧游今日到,重忆十年前。
竹碎林间月,花分石底泉。生公归去后,法雨暗松烟。
落落庙碑摹瘗鹤,阴阴宰木宿神鸦。
可怜宝剑凌云气,散作金灯满地花。
单父城东,堆遍了、万层秋色。凭阑望、齐疆鲁甸,一泓晴碧。
此去渐通霄汉路,吾生只少翱翔翼。缭櫩斜、百尺俯中原,空苍极。
铜鼓赛,松杉直。阴雨吼,精灵急。看藓衣泥马,晓行无迹。
日落漫添羁旅恨,时危专藉匡扶力。读春秋、武帐烛花红,髯如戟。
我身我命与天齐,只得金丹便出迷。灵质长来居玉殿,圣胎生就步云梯。
蜉蝣世界何须恋,螮蝀衣裳不必携。烹鍊虽然劳日月,出尘宜假一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