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既历覆船冈,更嬉西岸圳。俛仰旧游心,光阴迅一瞬。
猜你喜欢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参考资料: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子山词赋动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條。
治邑还持尘尾柄,携家便泛木兰桡。
谢塘春昼偏多思,潘鬓秋风苦未凋。
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
去程千里随实雁,宿馆三更听落潮。
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採芝苗。
阴云漠漠雨漫漫,旅食谁怜范叔寒。披葛岂能依到溉,杖藜还得过苏端。
魂销南浦人将别,魄落三城岁欲残。尘世波澜君饱历,未应长铗向人弹。
圣主恩南土,明公起集贤。直期凋瘵后,共致太平年。
金虎分符重,文龙赐服鲜。权纲兼将相,标格近神仙。
天地三江外,星辰北极边。丹心齐出处,素志在陶甄。
请述江南事,都非大德前。但徼扶弱美,竟坐抑强偏。
无复同忧乐,徒令舞智权。平畴吹渤澥,暗室伏戈鋋。
贪暴明相训,忠良默自怜。民心随日坏,世态与时迁。
况复兵饥接,仍闻病疠缠。诛求殊未已,蟊贼转相挻。
若拟宽忧顾,先须解倒悬。久饥宁择食,多病但求痊。
一语堪惩劝,微机足转旋。已知平似水,更道直于弦。
遥想闻公至,浑如望岁然。九重天上别,百丈雾中牵。
日月明金节,山河入画船。四方初息马,五月正鸣蝉。
丰乐田多黍,生香泺有莲。岱宗标鲁地,庐岳压湖天。
水怪收崩浪,山灵扫瘴烟。欢呼麟凤出,踊跃吏民先。
笳鼓趋雄镇,旌旗覆广川。下车和气应,袖手颂声延。
膏雨侵淮甸,仁风扇海壖。忠贞真世笃,调燮有家传。
赤子皆同体,苍生且息肩。龚黄须警策,方召在蕃宣。
忽雷驳散紫花文,明月弓韬青海云。莫向灞陵愁醉尉,何人不道李将军。
苍茫天地间,流光一何遽。曾闻太古人,未见曦轮驻。
才沈崦嵫云,还上浮桑树。山色愁里暝,天形梦中曙。
安知穆天子,龙马神为御。万里速乘风,又向瑶台去。
超遥侣神仙,此理当何故。不向尧年长,永使人间住。
残月满山阿,长松弄清影。幽禽啼数声,吟窗人睡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