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几年欲放濂溪棹,今见舂陵故里人。冉冉浦莲应自好,青青窗草几回新。
图书待尔传无极,风月于吾觉有神。此去得师应自别,酒中且赠一丸春。
猜你喜欢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Iàng)玕(gàn)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xiāo)湘(xiāng)。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jiān)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
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6页2、(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00页。
秋夕:七月七日晚上。信步:随便漫步。愁痕:指青青的苔痕。琅玕:像珠子一样的美石。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
“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向壁,李白《草书歌》:“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
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信步竹林间,满地竹叶恰似愁痕点点。纳兰词里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夜寒露重时独立小院,衣衫必是不足御寒的,心境也必是凄凉无依的。而在这里,词人也不绕圈子,自己说得清楚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空荡寂寞的台阶显得十分荒凉。
而下一句,纳兰却又隐晦了,“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万千情意都浓缩在“潇湘”两字。潇湘喻指生死相隔。词句到了这里,纳兰的心迹也都铺显了出来,干言万语,还是悼亡。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只是如今,它却孤零零照在一个人清冷孤寂的身影上。
下片写万籁俱寂,已寐难眠,此时正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是薄情吧,才会彼时那样不珍惜,是多情吧,才会如今这样放不下,生怕挂着笑的嘴角一垂下来,眼泪就会忍不住跟着倾泻而出。黯然神伤中,借黑夜盖住内心的忐忑不安。
这首词里,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最牵人心,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何曾薄情,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缱绻深情便呼之欲出。故事完结,谢幕散场,但总有白纸黑字,文辞依然。
从全词看,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结句描写一细节,使小词顿生妙趣,意韵悠长,情趣悠远。
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老爱屏山律,闲参洞室禅。
幽居惟种竹,净社不名莲。
院日留残局,床风掩断编。
西林耆宿尽,怀旧一凄然。
鹤鸥闲共人游乐。乐游人共闲鸥鹤。松落露高峰。峰高露落松。
隔溪烟水白。白水烟溪隔。非是远忘机。机忘远是非。
翠著纤条不自持,花魂疑向锦江移。微香暗损梁园雪,艳冶新含卓女姿。
愁结晚烟翻带恨,泪垂春雨复多思。芳心未分同飘落,休怨河阳入梦迟。
碧山栖止著《玄经》,来叩柴门半启扃。岚气湿衣庭际落,泉声绕屐竹中听。
素琴常挂同元亮,木榻将穿似管宁。日暮空林猿鸟散,卧看明月上松棂。
历肇羲和纪,云从太史书。寒威尽凛冽,阳晷渐舒徐。
消息存元气,行藏问太虚。茫茫千岁测,坐致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