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烟乱后半穷荒,湖上登楼见一方。路合烧痕溪草黑,窗分斜照县山黄。
叶当秋落心先觉,水自天来梦更长。四海茫茫身未老,胜游难得在他乡。
猜你喜欢
一春今岁两中和,信道韶华定较多。二月半头花已尽,脱空日月退还他。
平居说江湖,似若苦饥渴。及今落吾手,谓可娱朝夕。
胡为连日行,乃复形叹息。使风不终朝,阻风有并日。
欲行波涛恐,欲住饿馁迫。吾舟仅如芥,吾命真若发。
吾罪不足云,吾家复何说。不唯风浩荡,更直雨骚屑。
鸡啼三家幽,鸟度万里阔。遥闻君山青,旧咏高楼月。
何当俱醉倒,梦去山南北。
清时何事拂衣回,咫尺门墙望眼开。一自抡才称国士,遂令增价向金台。
灌园户外真罗雀,结社花前共举杯。他日经过闻鲤对,春风满座尚徘徊。
季重凌云气,为文史汉俦。态以千言变,工于一字求。
款关多学子,拥彗有公侯。每尔灵珠握,游扬羡不休。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突然散骑满云中,将帅休誇破敌功。坐镇已无梁督统,提边谁是石征戎。
可怜士马空秦塞,即恐烽烟彻汉宫。安得本兵深庙算,遍收奇勇策勋庸。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bó)秋空鸟独还。
两鬓(bìn)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落日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劲草,气清云淡,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在山道孤身跋涉,策马奔行再次踏上太行山。
参考资料:
1、王英志注评.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黄山书社,1991年04月:50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千里客:作者自称。
这是一首行旅诗。
“风落日草班班,云薄秋空鸟独还。”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西风”两字,既点明此时太行的季节,又突出作者身临太行山的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天空,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更是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作者自述生平。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心中愁绪不断。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此诗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西风落日的深秋,诗人孤身跋涉太行途中的心情。触景兴怀,孤鸟知还,顾盼自身,感从中来,不直写思想感情,也不刻意求工,而粗笔勾画,力求意态自然。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