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乘旌旗狩朔边,国威还藉重臣宣。金鞍久侍龙颜侧,玉食颁从黼帐前。
每见借筹论战伐,时闻聚米指山川。一辞丹陛来南服,御札黄封几度传。
猜你喜欢
仙李盘根代有贤,将军名氏榜先传。官登八座今三世,禄自先朝几百年。
岭海喜过千里足,日车新拜六龙鞭。安壤一借长城略,沧海南边得晏眠。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mò)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dié),江北江南雪。
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参考资料:
1、罗斯宁,罗镇邦选注.历代词三百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第316页
2、龚自珍著;侯荣荣解评.龚自珍集:三晋出版社,2008:第149页
一帽:暗用“侧帽”典。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红尘:闹市的飞尘。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这里指北京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景:同“影”,这里指雁影。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的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的闹市。再写骑马出游的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的显贵豪门的住宅区。随后,写所见到的显贵豪门住宅区的楼台,并以“满城风色”作比,认为有“隔”。作者在此未发一个议论,但却表示了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
下片转写飞鸿南去。飞鸿飞去的地方正是作者家乡所在的江南,于是,禁不住对家乡的思念而“目送飞鸿”,一直望到飞鸿的影子在远天消失。作者的思乡之心便飞过了隔绝的关山,从千迭的乱云中穿过,想象到家乡可能也正是千里飞雪。下片写南去的飞鸿,进而抒发了思乡之情,表面上看来与上片表达的思想关系不大,实际上,越写思乡之切,就越使得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更加鲜明。
词的上、下两片,虽各有侧重,但又是完整的一体。两片相接,照视线的移动,由望高楼到望空中,再到望飞鸿,合理而自然。全词无议论,以形象的语言写所见、所想,再透过所见、所想显露出要表达的思想。写所想,能驰骋想象,飞过关山,穿过乱云,展现了千里飞雪的壮阔图景。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散漫飞绵阿娜枝,家家眺赏霁霜威。尽将烟叶偷眉妩,不为章街走马归。
潞河新水拥楼船,江上秋回碧树鲜。军国转输逢岁歉,提封多故仗时贤。
要途正合舟车会,总计仍兼将相权。出入均劳山甫事,中兴今日并周宣。
野馆寒芳抱自知,好吟公子发秋悲。春风世路元桃李,霜露乡关有鬓丝。
三嗅草莱行复立,数株车马载还随。东篱可谓君家物,竹帛勋名晚节垂。
修戟真能不后期,佩刀还喜陆剸犀。貔貅步下风云壮,娘子军前号令齐。
川涌惊雷原野动,山苞含雾塞天低。即看灭此方朝食,扫穴翻营日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