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飘萧风雨满江乡,无那羁愁分外强。井上高梧零浅碧,篱边丛菊破深黄。
半天寒色侵归雁,一笛秋声怨夕阳。何处林泉堪寄傲,幽寻好向赞公房。
猜你喜欢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
云薄湖山入暮天,近看容淡远苍然。秋生旷暮时藏日,野外荒寒更起烟。
柳下不知多少屋,苇间惟听往来船。今年情味诗全减,只合灵虚唤水仙。
敕(chì)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lú),笼盖四野(y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参考资料:
1、敕勒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18]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野韵寥寥起太清,漙天容易对谁鸣。馀寻万古无痕月,听奏冰弦一再行。
年来羁客减欢游,少对清樽浣别愁。
社里故人相忆否,夜来归梦到并州。
送尽飞鸿眼欲穿,家山政在落霞边。快来幸有梅堪折,莫待相将柳欲眠。
六阅淳熙祀,秋高日仲辛。大君敷涣号,重屋荐明禋。
玉辂兴清庙,龙旂亘紫宸。云阴连夜解,霁色一朝新。
周礼樽罍备,虞韶乐舞陈。合宫天地并,侑席祖宗均。
峻墄登三献,脩楹秩百神。肃祗伸睿意,肸蚃降高旻。
宣室宜膺福,慈闱亟拱宸。簪花驰万骑,归胙见双亲。
釐事超隆古,年龄肇亿春。蓼萧覃有截,成命播无垠。
惠馂颁群后,恩波逮老臣。祝尧非健笔,徒学华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