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汝到庐山山到汝,更谁别我庐山去。出门问取岭头风,大道腾腾无本据。
猜你喜欢
头戴乌巾著白襕,山房借汝一年閒。出门为说来时路,家在黄陂翠霭间。
吹角动行人,喧(xuān)喧行人起。
笳(jiā)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chuí),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参考资料: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825页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陲: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塞诗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梦中催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鸣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奋勇渡河,踊跃杀敌的激愤精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流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塞诗激情满怀、催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见《葆光录》)
趋出范围表,方之大者乎。理同然不异,隅至此俱无。
圣岂东西判,游何内外拘。鹄边天浩浩,蜗角国区区。
广可包三极,微宁泣一夫。晚知庄老诞,终向孔门趋。
初若疾雷威似虎,复如脱兔速于神。想当持节为飞将,袛是今如著翅人。
季冬天气肃,百卉具巳腓。灵根先太极,侵寒自芳菲。
蹇蹇铁石操,皎皎冰雪姿。疏花散空谷,岁晚畴能知。
幽人谢纷华,托以同襟期。影斜苍涧侧,香度黄昏时。
邈哉逋仙子,怅焉起遐思。
不见故人今几日,满山风雨落花声。云林孤坐度芳岁,杖屦一来开晚晴。
剪烛西窗深夜语,卜邻南峤半生盟。病身已是栖迟久,汗漫相将游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