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欲中分暑更袢,金风崛起成寒动。
桃笙夜展犹嫌执,狐向朝披便怯单。
翻手炎凉真可笑,循环造化果无端。
老来一任添霜缕,寒暑难磨只士丹。
猜你喜欢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还家春已晚,风雨误归期。饮啖嬉儿笑,形容吠犬疑。
江山犹似梦,巾箧谩多诗。未负东园醉,桃花正此时。
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春雪晚萧萧,随莺上柳条。
渐将丝共结,终与絮俱飘。
泪粉凝啼眼,珍珠压舞腰。
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裯睡不成。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